第一百二十四章 入川-第2/3页



  土家族历史上汉化较早,到明朝时,服饰已经和汉族没什么区别。但只要一拿起这根白杆,对手立刻就知道,土家白杆兵来了。

  马祥麟眯着独眼,正色道:“老太君正病着,这次,敌人数量是我们的好几倍,大家都要打起精神,不可大意,免得让老太君担心”。

  “吁!”

  朱容藩勒马于三江溪畔,纵目远眺,对岸一排排、一列列的白杆兵,壁垒森严、紧然有序。不由叹了口气:“白杆兵果然名不虚传,土家人不愧是‘白虎之后’,若不是孤缺粮,实在不想打这石柱啊!”

  朱容藩这个人不简单。

  他是大明朝楚藩通城王的后裔,在宗室里地位很低,只是个镇国中尉。本来一个没钱没兵的闲散宗室,是没有资格搅风搅雨的,但人家一番神操作,居然监国于川东,号称拥兵十余万。

  张献忠的军队攻陷楚王府后,朱容藩逃入左良玉军中,冒称“郡王”;诸将都讨厌他,于是逃向南京;贿赂马士英,请任命他以镇国将军监督楚营,差点激起兵变;忠贞营进入湖广,他再入大顺军中,自称“楚王世子”,大顺将领开始很高兴,欲立其为王,后来怀疑朱容藩作假,又接受了朱亨嘉的招安,乃止。

  这朱容藩忽悠了一圏,一事无成。但他不灰心,飘泊各地,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

  朱由榔在武冈称帝,他觉得机会来了,参与拥戴,并重金贿赂朱由榔身边的大太监庞天寿,被授予掌宗人府事。他不满足于这个虚有其名的官职,想抓点实权。听说四川兵将颇多,统御无人,就奏请入川联络诸部,永历帝授其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的官衔,总督川东兵马。

  结果刚入川没多久,就传来武冈城破、永历帝身死的消息。

  他索性自称楚王世子、天下兵马副元帅,后称楚王,联络李占春、于大海、杨秉胤、白蛟龙、杨朝柱、谭宏、谭文、谭诣、杨展、马应试各部,一时声势浩大。

  崇祯二十年夏,清涪州总兵卢光祖率军沿长江而下,企图打通川鄂水道。朱容藩令李占春、于大海率领舟师阻击。七月十一日,两军相遇于忠州。清军辎重多,又不习水战,被李、于二人击败。

  初战告捷后,朱容藩又联络忠州卫世袭武将谭文、谭诣、谭弘和摇黄呼九思、景可勤、陈某等部同川南、川西明军会合,于九月间收复重庆。

  此时,盘踞于龙安的明定陇侯赵荣贵,联络松潘朱化龙;茂州詹天颜;绵州、梓潼的武大定,合兵进攻保宁。吓得清四川巡抚李国英,集中成都总兵惠应诏、叙马总兵马化豹、涪州总兵卢光祖、永宁总兵柏永馥、龙安总兵左勷,五镇兵马,龟缩于保宁。

  形势大好,连战连捷,朱容藩野心开始膨胀。汝朱亨嘉,一个旁系枝脉都能监国,予虽然爵位低,却是太祖血脉,凭什么不能监国?

  于是,朱容藩自称监国,铸天下兵马副元帅金印佩带。改忠州为大定府,号府门为承运门。夔州临江有天字城,形势颇为险要,朱容藩改其名为天子城,作为自己的行宫。封李占春、于大海、杨朝柱、谭宏、谭文、谭诣、杨展、马应试为侯伯,授刘惟明、杨秉胤、白蛟龙等人为挂印总兵,以张京为兵部尚书、程正典为四川总督、朱运久为湖广巡抚,又设祭酒、科道、鸿胪寺等官。

  别说,他这编造的楚王世子身份,还真管用,一时聚众十余万。

  兵多了,要吃饭,四川残破,无粮。

  朱容藩找石柱秦老太君借粮,秦良玉不借。

  秦良玉一生忠于大明,大明宗室借粮,为何不借?吹牛惹的祸。

  这朱容藩不过是楚藩通城王的枝脉,却大吹法螺,先说自己是郡王,又吹自己是楚王世子,后来又吹永历帝死前封自己为天下兵马副元帅。

  秦良玉听完直笑,老太君跟张献忠打了那么多仗,自然知道楚王的直系血脉,早被八大王杀了个一干二净,汝这楚王世子,从哪冒出来的?天下兵马副元帅,本朝非太子不能任此职,永历帝自有太子,怎么会以此职授汝?

  秦良玉断定,这个朱容藩一定是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江湖骗子,顶着宗室的名头,招摇撞骗。她闻知四川总督樊一蘅已经归顺了靖王朱亨嘉,老太君素来敬重樊一蘅的名望。这靖王虽然血脉稀疏,但毕竟是老朱家正儿八经的藩王,又拥数省之地,兵多将广,比那个来历不明的骗子,强得多。于是也归顺了朱亨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