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常德-第2/4页



  他立即下令部下,剃发降清。

  三万部下严格按制式,清一色霸气小帅辫,乌黑蹭亮,又细又长,剃得比八旗还象八旗。

  一看黄朝宣这么恭顺,智胜王决定请他吃饭,一顿断头饭。

  吃完饭,尚可喜说话了:“黄将军,按说汝对吾大清这么忠心,不该杀汝。可汝坏事干得太多,不杀汝,不足以平民愤。”

  说完,不由分说,就让人把黄朝宣父子拖出去砍头。

  这一招很灵,攸县的百姓对尚可喜印象大为改观,都说智胜王是个大好人。

  尚可喜查抄黄氏家产,得银几十万两;又兼并其军三万;还收买了攸县民心。一举三得。

  只是可怜了黄朝宣父子,铁了心当汉奸,没当成,反误了卿卿性命。

  尚可喜又打下了郴州府,去衡州府与孔有德会合。

  王进才部撤往蓝山;郝永忠部撤往桂阳州;何腾蛟残部撤往常宁。这样湖广南部的明军沿邵阳、祁阳、常宁、桂阳州、蓝山一线和广东明军的连州、阳山、英德、佛冈、龙门、罗浮山防线连为一体。

  孔有德攻占了长沙、衡州、彬州三府后,留尚可喜守衡州、郴州,率主力杀往常德和耿仲明会合。

  

  常德,东临洞庭,北接岳州,西接辰州,南接长沙。不仅陆路居湖广之中,水路也有沅水由西向东,过常德入洞庭,再由洞庭通长江。扼着水陆咽喉,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皖国侯刘体纯、武昌伯马进忠、宜都伯塔天宝、兴平伯党守素、南漳伯王光兴的四万人马,已经和清怀顺王耿仲明的大军,隔着沅水,在武陵、桃源、白马、高都一线对峙,打了十几天,各死了几千人,谁也奈何不了谁。

  陆陆续续地,双方都来了援军。明军方面,来了兴国侯李赤心、郢国侯高必正、靖国侯袁宗第、蔺养成、牛万才、李来亨、刘体纯等将,兵力增至十万;清军方面来了恭顺王孔有徳、续顺公沈志祥、固山额真金砺、徐勇、马蛟麟、唐国臣、韩友、高士清、惠之观等将,兵力增至九万。

  双方久战不下,孔友德令大将唐囯臣、韩友,领兵一万,偷袭辰州辰龙关,企图切断常德府和宝庆府的联系。

  不料,李赤心早料到这招,在壹头山设伏,击败清军,击杀清武昌副将唐国臣。

  孔有德正在懊恼,忽报己方又来了一支援军。清广西巡抚李懋祖和总兵余世忠两万大军赶到了长沙。

  原来,雄才伟略的摄政王多尔衮,有意一举荡平两广,命李、余二人南下支援广东的佟养甲、李成栋。

  刚走到长沙,被孔有德连哄带骗截了胡,请他们帮自己打完这一仗,再去广东。

  多了两万大军,孔有德信心大增。

  沅水,源自贵州省云雾山鸡冠岭,经黔东、湘西,入洞庭湖。这条江很特别,上游贵州段,显得桀骜不驯,一路切峪削壁,横冲直撞,奔腾湍急;中游凌津滩至桃源县段,水流开始变缓;下游桃源至武陵、龙阳、洞庭湖段,水势愈发温柔,水宽一里左右。

  孔有德漫步在美丽的沅水畔,查看水势。

  沅水很美,象一条天汉银诃,漫江碧透,晶莹可爱。如绸缎、似琉璃,纯净无杂质,一笑可鉴,掬手可饮。

  可惜,孔有德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武夫,他顾不得欣赏沅水美景,而是在认真考察合适的渡江点。

  他选中了武陵,此处水势平缓,江宽四百步,完全在红衣大炮和佛朗机炮的射程内。

  就是此处,好地方啊好地方!恭顺王哈哈大笑!

  一个“好”字,顿将这如画美景,化作修罗战场。

  

  大明崇祯二十年六月十八日,沅水之战打响。

  清军在沿江一里处架设炮台,这个距离他们的红衣大炮可以打到明军,而明军的佛朗机炮和虎蹲炮打不到他们。

  炮台修得很好,不仅修了炮垫,前面还修了一道矮墙。这种矮墙可以保护己方炮手免受对方炮弹碎片伤害。尽管这个距离,对方的中小型火炮打不到自己,天佑军士卒依然严格按照炮兵操典的要求,一丝不苟地砌着炮台。

  他们曾经是大明朝最优秀的登莱火器兵,现在是清朝的“天佑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