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部桥



  六部桥。

  不甚宽,也不甚大,堪堪够两辆马车通过,因立在三省六部旁边而得名。也有人说,是三省六部的人下班后常走这里,才叫的六部桥。总之,是先有的名字,后有的解释。

  六部桥地处交通要道,南面是皇宫大内,东面是都亭驿。李申之选在这个地方,有他自己的考虑。

  ……

  却说在茗香苑中,李申之没让这群看客们久等,拿出信封,展平之后举过头顶,就像发卷子以前的公示一般,绕着头顶晃了一圈。

  就这么高举着手,打开信封,取出信纸,轻轻抖开,这才将信纸拿到眼前,念道:

  “……”

  不念也罢!实在是太恶心了。陆游那个读书人,写起这些龌龊文章也是相当有一套。事实证明,当君子们开始不择手段,就不再会有小人们丝毫的生存空间。

  他将手中的信纸随手一丢,信纸从楼上飘然落下,看客们纷纷来抢,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纸,好几个脑袋立马凑了过来。只看了一眼,就炸了锅,看客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真是岂有此理,那秦桧竟然喊金兀术作主人,哪里还有大国宰相的半分脸面!”

  “原来真的是秦桧要杀岳帅,越来这秦相公真的是金人细作!”

  “这狗贼,老子势要他狗头!”

  “好歹也是两榜进士,简直,简直,脸都不要了!”

  “……”

  按说能来茗香苑喝茶的人,身份地位都不一般,不至于这么轻易地被一张来路不明的信纸给糊弄过去。秦桧可是当朝宰相,随便造个谣言就会有人信?更何况秦桧的书法造诣相当不错,他们不少人都把玩过秦桧的墨宝,信是不是秦桧写的,他们一眼便知。

  殊不知,李申之身边也有一位书法大家——陆游。

  真正的书法家们不只是字写得好,临摹的功夫更是一流。陆游花了些功夫,将秦桧的字临摹的惟妙惟肖,专门伪造了这么一封书信,信中将秦桧汉奸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栩栩如生。

  不过李申之相信,秦桧亲自写出来的信,一定比陆游污蔑他的这一封,还要更加地卑鄙丑陋,更加地不要脸。

  正是因为字写得像,这些文化水平很高的闲汉们才更加地深信不疑。

  至于贼人为何将这封信偷了出来,不重要。

  这封信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只要是稍微喜欢动脑子的人,将这段时间临安城中流传的种种小道消息,以及宋金战争、和议的种种过程综合起来捋一捋,秦桧的汉奸嘴脸就会越来越清晰。

  这封信虽是谣言,偏偏却道出了真相。

  “你们看到那份传单了吗?待会有人要在六部桥清君侧。”

  “我看了,我看了,不知是何人所发。当时我还纳闷,好好地去六部桥清什么君侧?现在看来,定是要斩那秦桧。”

  “走,看看去!若是那刺客不给力,咱们也帮着补一刀。”

  “对,抄家伙一起去!”

  “店家,把你家后厨的菜刀全都拿来,老子也要去清君侧!”

  还好薛管家及时出面,才没让气氛沸腾起来:“诸位客官万万不可持刀,那是违禁的事。万一被禁军抓住,少不得要吃牢饭。诸位不妨半路上顺道买几根擀面杖,用着也顺手,也不会惹了禁军府衙不是?”

  “东家言之有理,这是赏钱!”说着,顺手抛出了一粒银丸,约莫一两重。

  “掌柜的,这茶且给我留着,六部桥我去去就回。”

  “怎地,你还想来个温茶斩秦贼不成?”

  “哈哈……”

  众人哄笑着走出了茗香苑,还真的沿路买了些笤帚擀面杖的趁手玩意。有狠的人,嫌弃擀面杖不够分量,换了一根烧火棍。

  沿着中瓦子向东上了御街,再一路南下,过了太庙没几步,再向东便是六部桥。前后不过三里地,半柱香时间就能走到。

  等到食客们走到六部桥的时候,满山满谷全是看热闹的人,就连树上都爬着一串串的闲汉。

  反观李申之,却是换了一身劲身短衣,将一把匕首插入靴子。

  宋明大惊,问道:“兄弟,你这是要干什么去?”

  李申之说道:“清君侧。”

  金儿和陆游紧紧跟在李申之后面,也是一身劲装打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