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天下宫阙,玉宇煌煌-第2/3页



“方公子,阁主有请!”

守阁的锦袍男子站在阁门前,恭敬地对方曜拱手作礼,等待着他的回应。

方曜看着面前锦袍男子的举动,不禁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想当初他第一次来到玉煌阁的时候,守阁之人却也不过是规规矩矩,哪有现在这般恭敬。

“先生不必多礼。”方曜连忙走上前去,将其扶起。他心中知道,能镇守玉煌阁阁门的人,定不会是无名之辈,在江湖中的名声就算不是如雷贯耳,也应当是小有名气。

锦袍男子顺势起身,但却不敢直视方曜,微微侧身伸手道:“方公子客气了,请!”

方曜心中微微一定,隐隐有些猜到了面前的锦袍男子为何会对他这般恭敬,于是只得无奈的回道:“还请先生为我领路。”

“请!”锦袍男子微微颔首,而后便跨入阁中。在这短短的数息时间中,他已经说了三次“请”字了。

……

玉煌阁内中林立着数不尽的亭阁台榭,而此时此刻,耸立在雾中的宫阁深处,一间由白金玉石堆砌而成的阁楼内。

一扇扇镂空的雕花玉窗透着斑斑点点的细碎的霞光,淡淡的古檀木香充斥在屋中,一片片淡黄色的、镶着赤红金边的帷帘垂挂在屋间,一袭一袭繁华的流苏在屋梁下轻轻地飘扬在空中,精致的雕木花饰如画一般覆映在屋中的白玉石柱上,无论远看还是近观,都别具一番雅韵。

屋中当中摆放着一张花梨雕花石案,案上摆放着各种名人法帖、漆黑的十方宝砚、以及各色的笔筒,笔筒内的毛笔如树林一般。案旁成排的青翠植株,正对案台的墙上挂着一幅《河西烟雨》,左右两旁镶入墙内的石柱上贴着两幅对联,似乎是古时大儒颜山公的墨迹。一股潇洒风雅的书香卷气充满了这个屋中,让人置身此地都不禁会升起一种对水墨山河的敬意。

此时,一名身着古朴墨色长衫的长相儒雅的男子正端坐在花石案台前,端详着手中的一幅水墨画,眼中满是欣赏之意。而他的身旁站在一名和蔼的老者,老者手上端着一个盘子,盘中呈着鲜果佳肴,似乎是在等着案台前的儒雅男子览阅完手中的画。

“丹青水墨之绘,勾勒山清水秀之景,真是栩栩如生啊。柳伯,你说是也不是呐?”儒雅男子脸上隐隐带着一抹笑意,随意的说道。

站在他旁边的老者对他的话不置可否,只是微微颔首道:“你该吃些东西了。”

儒雅男子脸色微微一僵,然后面露无奈之色,片刻之后才憋出一句话道:“柳伯,你放在这里便是,我一会儿就吃。”

那名叫柳伯的老者只是轻轻一笑,而后便将果盘放在案上的空处。

儒雅男子微微一惊,若在平时,身旁的老者定然会微笑着喋喋不休,倘若他不吃下这盘鲜果佳肴,老者必不会善罢甘休,可现在……

柳伯看着面前儒雅男子脸上的变化,不由地提醒了一句:“方三公子快到了。”

儒雅男子一听,顿时露出一副恍然的模样,然后整了整衣衫,正色的对老者说道:“柳伯,今时清水城内的一举一动,必将会改变如今天下的格局,你说,我此举,是对是错?”

柳伯微微笑道:“阁主心思缜密,一举一动必已过三思方而行之,是对是错,心中岂不是已有计定。”

“你呀,唉。”儒雅男子恨恨地叹了口气,又问道:“那你说,过早地让方曜接触此事,于他而言,是福是祸啊?”

柳伯一边整理着桌上摆放杂乱的笔墨纸砚,一边淡淡的说道:“何有一世之福,哪来一生之祸,常人皆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依。福即是祸,祸亦是福啊。”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依……”儒雅男子呆呆地喃喃着,久视着前方,也不知想到了些什么。

柳伯暗暗看了一眼正在发呆的儒雅男子,轻轻地摇了摇头,便欲朝门外走去,临走时还不忘捎上只被他食过一半的果盘,又是摇了摇头,这才悄悄地离去。

约莫一刻钟之后,这间华丽繁复的屋子的屋门再一次被打开了。

儒雅男子回过神来,循声朝屋门处看去。只见方曜小心翼翼地探了个脑袋,看了看屋中的景象,这才踏入屋中。

方曜是第二次来到玉煌阁,也是第二次踏入道这间屋中,可饶是如此,阁中之景,屋中之物,于他而言,依旧如诗如画,心中的震撼也如初见一般,没有丝毫减少。以前的他,不曾想过,天地之下,竟还有如此辉煌之所,犹如天上宫阙那般美轮美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