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十德-第2/4页



“这倒也是。现在萧希盼太弱,他要是被卷入了,你不打算去?”螭问道。

“去啊!咱好歹收了他的行贿,怎么也得办实事儿。”赫连兔子大义凌然的说道。

“……”螭也是极为无语了。

赫连兔子厚颜无耻到了极点,自然流露,人事干尽,心黑到极致。

“走了,去这科武星的人类都市逛逛。”赫连兔子咂摸咂摸嘴,说。

“以你现在这样?”螭嫌弃道。

“不是。”

赫连兔子说完,右前爪一抬,化形成了一位帅气大叔,半白化的头发自然形成欧式发型,下巴有点胡茬,瞳孔是褐红色,穿着咖色燕尾服,咖色的皮鞋。

此时的帅气大叔一副屌屌的模样,嘚瑟道:“这样不就行了?”

螭选择忽视。

赫连兔子朝着边缘城市的方向漫步而去。

……

萧希盼才雕像园离开,直接回了宿舍,他枕着双手,平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愣神。

“小子,想什么呢?”无念飘到萧希盼上前方,看着他。

“无念前辈,道教玄宗厉害吗?”萧希盼开口问道。

“厉害啊,我给你讲讲我看到的典籍。”无念沉默了一会儿,拿定主意,“就说说道教玄宗十德。”

“(道经《大洞经》云:“十德初成基,同飞七觉元。”又云:“太清八景观,十德真文宣。”此谓眼、耳、鼻、舌、身、口、意,返乎元初,性真圆融,八识不生,气和道立,文采煊著,十德圆成。所谓十德者,土数五,二土相合成圭,谓之十德,此是一说。又玄教自有十德,所谓定、和、净、明、妙,常、乐、素、虚、柔是也。

《庄子》曰:“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又曰:“大定持之。”又曰:“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大洞经》曰:“大定全真。”玄宗泰定神宁,心既湛寂,一切动相,自然不生。

至于不动地境界,是则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妙入希夷之乡,契无为之化,获不思议神用矣。是谓定德。

玄教心息妙合,神气和融,以人和而招致天和。先天已得,雪净冰融,一团太和之气,回还充塞,浸淫融洽,销铄群阴,大丹自成。老圣曰:“知和曰常。”

《庄子》曰:“一上一下,以和为量。”

《五厨经》曰:“一气和太和,得一道皆泰。

道经《大通经》曰:“致静不动,致和不迁。”

《心印经》曰:“太和充溢,骨散寒琼。”是谓成和之修,是名和德也。所谓净者,玄教固以清净宁一设化。

《大洞经》曰:“洞虚清和净,华通引玄明。”由心息相依而澄心不动,六根清净,进而至于六识、六尘清净,乃至十方虚空,无边刹海,一时清净。

入此大净法门,获无障碍,自在解脱

故《大洞经》曰:“九回镜中清,乘景入四明。”

《玄契》曰:“洞微清净,圣耳梵通。无障无碍,内外虚明。洞空清净,玄息气通。无障无碍,内外虚清。洞虚清净,灵舌华通,无障无碍,内外玄明。洞真清净,变应自然,道通长存,十方皆现。如是背尘合觉,反染为净,心净土净,依正旋转。寂光真境,任运现前,谓之清净光明藏。”

以此自利、利他,同脱苦海,同登道岸,最为超绝。故此净德,最尊最胜。

所谓明者,由本身清净故,发生慧光,洞照十方,周遍无碍。

《大洞经》曰:“灵光八辉,万神俱生。”又曰:“流辉六曜,泯邈沈迁。”又曰:“洞明光景中,帝一真玄经。”又云:“十华妙行仙,制魔生六明。”又云:“洞观无碍空,元始通其明。骊珠现真形,内外洞照清。”又云:“洞源与洞明,万道由通生。”又云;“洞源清净光,操持有其功。”又云:“洞微无窒碍,化极众幽灵。”又云:“定和妙明觉,玄息自长生。”又云:“洞虚表和净,华通引玄明。”

《玉枢经》云:“泰定安则圣智全,圣智全则慧光生,慧光生则与道为一。”老圣曰:“知常曰明。”

《庄子》曰:“莫若以明。”是则洞明寂照,无碍圆融。

《楞严经》所谓:“明极即如来”是也。是谓明德。

所谓妙者,虚实相通,依正交参,心境一如,入际平等之源。性真圆融,无碍周遍。

老圣称为“众妙之门。”

《养命经》曰:“识无空法,洞观无碍,入众妙门,自然解悟。

学者初功,神息妙合,身心和融,即入众妙门之前行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