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秘的援助



文典村。

        晋地山区,靠近太原的一个普通村镇。

        流经的小漯河让这里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河运发达,历经数百年的开垦,河岸两边遍布良田,人口众多,是太原附近有名的产粮大镇。

        当年阎老西修铁路公路的时候,并建了一个小火车站。

        鬼子来到晋地之后,也看上了这里的粮食,在文典村驻扎了一个大队,修改了铁路,扩建了火车站,并征调民夫修建了新公路。

        “这是······”

        王根生和张大彪两人来到文典村,第一眼,看到的景象和两人有些不同。

        这大寒的天气里,公路间,竟然可以看到一些逃难的难民百姓。

        有的人背着补残破的竹篾背篓,有的人挑着胆子,好一点的则是推着一个小推车,也有些妇女的挽着粗麻布包,带着一身家当的破旧锅碗瓢盆,挑着一家老小,沿着公路前进。

        衣衫褴褛,面色焦黄,拖儿带女的难民。

        不过,这些难民,有一个比较相似的地方,外面穿的都是一件破旧带着补丁的麻布大棉衣,破苏的麻布处还能看见露出的劣质的棉花。

        不时有鬼子卡车或者马车驶过公路,难民们仓皇躲避,他们那满是麻木冷漠的脸上,泛起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情绪竟然是恐惧。

        “河南那边来来的,那边发生了灾荒。”

        化作一个老农的王根生前去问了问,弄清楚了这些难民的来历。

        “从河南过来的?”

        张大彪心里一惊。

        河南一路到这里,直线距离就有三四百公里,这路途可不近,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没有什么远程迁移能力逃难的百姓而言,跑这么远是真的不容易。

        同时他也明白了,为何这里的难民数量比较少,大约百来个,能逃到这里来的百姓,不会太多。

        不过,张大彪还是有些想不明白。

        这距离也太远了。

        而且,怎么会向北方走,就算是逃也该是向西或者南方,西边国府势力,南边气候温暖,水域多,粮食更充足。而且就算是向,怎么向鬼子的占领区逃难?

        “应该是听说这里地产富裕,而且有河流,所以·····”

        王根生看了看一旁的小漯河,推测着。

        衣食住行,难民最重要的是吃的,相比于山林,在河流旁,找到吃的活下去的概率更大。而富裕之地,也更容易找到新的活路。

        随后他又找了几个人问了问。

        王根生模样消瘦,穿上一身破旧衣物之后,形似一个逃难的老农,很快获得了难民们的信任。

        不像张大彪,虎背熊腰五大三粗,黑里透红,一看就是常年吃好喝好的壮汉,这种模样,倒是让难民有些避之不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