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是鬼子飘了,还是我李云龙提不动刀了?-第2/5页





        王根生继续说道。

        身为资深侦察兵,他自然会详尽的多方面搜集信息。

        “人数能确定,比一千人只多不少。”

        “寿县周边鬼子控制的村镇都收到了要求提供粮食物资的命令,数量巨大,差不多能维持数千人一个月的消耗,而且各村的所谓维持会长和伪军都加强了警戒。”

        “至于其他行动,目前打听到的只有鬼子打算在响水滩建设一个炮楼。”

        鬼子来不过一天时间,王根生还要赶路回来,时间有限,他打听到的消息还不多。

        “响水滩···”

        李云龙找来地图,找出这个地名。

        “这是咱们的地盘。”

        地图上响水村的位置让李云龙眼睛微咪:“响水滩距离寿县路程大约五十里左右,离杨村三十里,这个村子是我们最近发展起来的新根据地。”

        虽然寿县有一颗鬼子的钉子,阻碍了根据地的进一步发展,但寿县周边可是有着独立团和新一团两个不输于主力团的基干团,根据地虽然发展速度慢,但是还是在缓慢扩展。

        赵刚也凑了过来,看向地图:

        “响水滩距离鬼子修建的公路末段大约五里路,看来鬼子打算向我根据地延伸公路。”

        赵刚一眼就看出了鬼子的目的。

        炮楼不能孤立存在,必须靠近公路方便鬼子支援,最少也不能太远,不然即便八路军缺乏攻城武器,但炮楼里的鬼子总得吃喝拉撒,围困了三五天,或者掘进攻击总能拔掉一个炮楼,又或者围点打援,如果没有公路,鬼子会时十分被动。

        这是鬼子这几年血的教训。

        “在劳资的地盘修炮楼?也不问问劳资同不同意!”

        李云龙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冷笑一声:“是他鬼子飘了,还是我李云龙提不动刀了?”

        李大团长毫不廉耻的继续剽窃陈凡的网络用语。

        随后,他继续对着王根生说道:

        “根生,你明天继续去打探这伙鬼子的动静,最好打听出他们接下来的动作,近百辆大车的物资,一个满编大队的鬼子进驻寿县,不可能为了修建区区一个炮楼。”

        “是!”

        王根生点了点头,继续眼馋的看向李云龙手里的酒碗。

        “哈哈···”

        李大团长哈哈一笑,将手里的一碗酒递给王根生:“来。侦查辛苦了,来一碗,等会去炊事班吃肉,给你们侦察队留了满满的一大锅。”

        “好嘞!”

        王根生眉开眼笑的接过地瓜烧,一碗干,一滴不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