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军团与战团-前线遗迹-第4/6页





        至于为何没有给前线更好的配套设施,这与前线的扩张速度较快有关。

        越是接近北边,能看到许多设施还处于建设当中,配套设施完全无法跟上暗木城的扩张脚步,所以才有搭建简易建筑用于前线战士使用的情况。

        军团形式的扩张模式,注定了暗木城的行动很难像东部区的战团模式那般灵活。

        东部区可以建设前线补给区,然后战团可以以补给区为中心对外探索、攻略领域场。

        但暗木城的军团模式更强调统一。

        战力上显然是暗木城的军团模式更强,却也注定了灵活性远不如东部区的战团模式。

        俯瞰下方,能看到暗木城的防线结构。

        游走的战士身着统一的藤甲装备,但随身佩戴武器的身影却是极少。

        这与中部区人类的成长体系有关。

        植入精灵种的人类,除了体质增幅向的精灵种,战斗方式普遍是以术法作战为主。

        例如雷元素的精灵能让战士掌控雷霆,作战时辅助抽取天地间游离的雷元素作战,如果是在恶劣环境中抽取不到元素之力,雷系精灵种内部也有存储的雷元素能量。

        精灵种让中部区人类少了许多成长中必须要走的道路。

        东部区的人类想要施展术法,可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是需要学会灵气入体的基础法门,在体内经络中拓展出一条流畅运行的道路,其次是了解天地元素的构造,然后再是感知元素与施法勾勒的课程。

        只有各方面都熟练后,才能做到随手勾勒术法对敌。

        拥有精灵种的中部区人类就相当于开了一个简易施法的外挂。

        他们不需要经历复杂的学习过程,就可以操控植入体内的精灵种感应元素施法。

        东部区战士的培养需要漫长的时间,但精灵种成长体系基本上只要是到了十岁,身体能够承载精灵种,就已经拥有了不小的战斗力,缺乏的不过是熟练度罢了。

        但这类成长体系的缺点也很明显。

        寿命只是一方面,成长上限也是其中的短板。

        最重要的一点是无法做到术法的多样性。

        举例来说,一个是东部区的灵修战士,一个是中部区的精灵种战士。

        东部区的灵修战士固然成长缓慢,需要层层铺垫学习,可一旦掌握了术法的窍门,他的术法将不再局限于一种元素上。

        可以是火元素术法,也可以是水元素术法,也可以是雷元素术法。

        而中部区的精灵种战士,在十岁那年就已经决定了自己将来的对敌方式,当时植入体内的是什么元素的精灵种,未来也只有这一种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