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风起洛阳-第2/3页
    
    第二天韩全海却将罪名全部推到了太傅崔胤的头上,两大势力集团从此将矛盾公开化,各式各样的攻击、谩骂开始充斥朝野。而郑璠此时也赶到了洛阳城中,代表梁王朱全忠参与朝政,得到了支持的崔胤瞬间压倒了韩全海。此时韩全海却忽然之间按兵不动,将之前所有的锋芒全部收敛,正当得势的崔胤和郑璠商议计划的时候,一直看戏的昭宗皇帝忽然下达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着韩全海兼任护驾都头一职,将这支大唐皇室最后一支军事力量送给了韩全海。
    胡小四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顿时明白了昭宗的意思,暗自叹息这位当了几年提线木偶的皇帝原来并不傻,他已经看出了崔胤等人的心思,只是苦于没有办法去对抗,所以才会想到借助韩全海来对付崔胤。其实如果不考虑朱全忠的话,昭宗的办法其实也不错,以夷制夷自古以来都是借力打力的最佳手段。只是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一切计策都不管用。
    感慨完这些之后的胡小四索性按照昭宗皇帝的意思往下走,刺激中书令韦昭度去和韩全海结盟,将朝野之间的第三股力量拉进了这股漩涡,成功将洛阳朝廷彻底搅乱。韦昭度加入之后韩全海稳住了局势,和郑璠和崔胤斗得不亦乐乎,而且相对于韩全海资历不够的弊端,韦昭度可是在朝堂之上有着一言九鼎的威望。郑璠这才感到吃力,暗自计划是不是准备执行第二套计划。
    但是此时形势已经不在他的掌握之中,胡小四掌握住局势之后,开始着手推动自己的后续计划,派飞鹰旅乔装截杀郑璠送往汴州的信使,却故意露出了一丝痕迹让郑璠将矛头指向韦昭度,这一下让郑璠彻底失去了对朝廷角逐的信心,开始转而从汴州调集燕子都让蒋玄晖率领奔赴洛阳。
    但是此时时间已经到了正月底,天策军在北方的布置逐渐水落石出,强横的兵力让宣武军顿时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而朱全忠在得到北方庞大的兵力之后再也忍耐不住,要求郑璠一面尽快启动洛阳的计划,一面让他派人尽快联系他之前网罗的各路盟友分散天策军的兵力,减轻北方战线的压力。
    而谢瞳和葛存周为首的实力派也在此时争锋相对,将宣武军大部派往北方前线,并且针对天策军的布置,也在前线设置了前敌指挥部,北线以葛存周为主帅,统一指挥北线二十五万大军。西线以牛存节和朱珍为首,兵进陕州抵挡天策军西线人马,南线则在邓州地区布置了一支人马由张归厚统帅,并且将王彦章调了过去,希望借王彦章率先在南线打开局面然后和牛存节合兵一处,逆势打败天策军西线人马,兵出长安,逼迫天策军主力回援。
    这种布置可以说得到了兵法的精髓,既分路出击,又能够同时做到兼顾重点,只要一环能够取得既定战果必然能够引起连锁反应,从而逆转局势。为了能够最快得到最新的情报消息,谢瞳不顾朱全忠的忌讳亲自接过了情报组织,将所有的精力全部对准了北方的生死大敌。
    而洛阳的郑璠接到朱全忠的命令之后迅速联络自己布置在草原的暗子启动北方的战线。这样一来围绕着中原大地,大半个中国的势力都被卷了进去。
    双方明面上的实力迅速转化成前线的军队对峙,各自完成组建准备开战。而洛阳城内这两位老对手也迎来了最后一战。郑璠在蒋玄晖进入洛阳之后开始着手计划实施第二个计划。
    而此时的胡小四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开始让飞鹰旅秘密潜伏在燕子都周围,监视其举动,自己将这个消息秘密泄露给韦昭度和韩全海两人。然后让龙组在皇宫之内进行布置,进行最后的清场。
    不过胡小四不知为什么,自己悄然进入皇宫远远的看了一眼昭宗皇帝李桦,一个人在原地沉默良久才缓缓离去。此时的昭宗皇帝已经在日夜苦思良策,他本能的预感到不管此次祸端能不能顺利躲过去,唐室江山恐怕都将会易主。不过他永远都不会知道,此次洛阳纷乱的制造者居然亲身来到皇宫,就为了看自己一眼。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