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 1-第2/3页
    
    在四省商人消化完后勤部拿出来的产业之后,工商厅开始颁布李玄清制定的第二轮工业刺激计划,开始设立天策府最高成就奖,这种类似于后世国家最高成就奖的奖励旨在奖励创新,鼓励发明创造,并且慕容瀚海代表天策府郑重承诺,普天之下,无论是谁,只要能够有最新颖的发明,能够带给百姓生活带来帮助的都可以申请,一旦通过天策大将军将亲临颁奖,除了高额奖金,还有获得天策府最高荣誉勋章,获得天策府最高国士称号,世代传承。天策府最高成就奖每两年颁奖一次,任何时间都可以向当地工商机构申请,非天策府统治区域也可以来长安申请。
    这个奖项也第一次在政治层面上给了科技人才福音,让他们的研究成果有了可以展现的机会,并且天策府民政部开始在教育厅下设了一个新的机构——科技司,专门管理此类事宜。
    工业上红红火火的场面也让持观望态度的岑天时开始加大投入力度,并且配合李玄清实施第三部,开始在全区域内推行新的工业技术准入制度,制定各项统一标准,这场类似于后世标准化生产的模式开始提前近千年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工商厅费时半年编制了工业机械设备标准名册,开始从机械领域进行指导,并且在后勤部的努力下,第一代原始的机械母床开始下线,在宁州军工集团生产出来,这种可以加工小型机械设备和常用零配件的水力加工设施开始进入市场,在军工集团发展出第二代之后,第一代设备和图纸被打包卖给了慕容家。再配合前面的标准化生产之后,传统的手工业开始打开机械加工的大门。
    机械母床面向市场之后,工商厅开始对厂矿公司进行排查,在审查安全生产之余开始推广新式采矿机器的使用,这种专门组建的带有滑轮组的厂矿机器设备开始在西北大大小小上百家厂矿安家落户,由于这些厂矿除了少量金银矿是由后勤部负责开采之外,其他的全部卖给了各大商家,所以这些厂矿设备直接带动了新建立的机械制造厂的发展。
    这种政府推动、企业生产然后分销的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暂时在天策府的权威指导之下,第一波工业也算基本上发展起来了,但是后续的各类加工企业甚至是化学工业的开工才是最重要的时刻。不过相对于没有合适的人才所以在李玄清犹豫再三之后还是交给后勤部的化学工业外,其他的加工企业才是让民政部头疼的事情。这些加工企业很多都是为了建立而建立,除了李玄清自己估计没人有办法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用途,比如说车辆制造厂,李玄清带着徐天翔等人投资交给殷红林弟弟管理的这家厂据说是生产钢制马车和货车,根据宣传,载货量和牢固程度也达到普通木质马车的三倍以上。而且因为大老板就是李玄清自己,在巧兮这个老板娘的指点下,来自后世的宣传手段层出不穷,不仅老板娘亲自上阵宣传,还连带着徐天翔这些军中将领没事的时候都在宣传。这种名叫“宝马”牌的马车没想到销路还真的挺不错,不管是那些城内的大家族纷纷订购,就连建设兵团在亲自试验了新车的性能之后也一口气订购了五百辆货车,而且随着新型的销售团队的建立,很快这种车辆还跟随商队进入周边其他各州,远销各地。
    而且宝马厂外表是钢制马车的生产基地,实际上却是后勤部秘密试验新式动力的实验室。有了巧兮这个后世来者的参与,第一代蒸汽动力机的模型都被仿制出来了,相对于李玄清需要考虑到时代的因素和科技水平能不能达到,巧兮的目的却很简单,反过来做,先将产业革命最重要的动力设备造出来,以此来推动其他行业跟着一起出发。而且在李玄清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巧兮已经带着后勤部秘密挑选的擅长机械的技工开始了制造过程。
    在巧兮和李玄清说了宝马厂的进展之后,李玄清索性也不再问这件事,反正对于自己和巧兮来说蒸汽机与其说仿制还不如说凭着印象指点工人造出来。不过随着巧兮那边的计划顺利推行李玄清开始真正考虑蒸汽机的运用所在。开始这时候如果真要启动这个大杀器,岂不是让其他行业一下子落后太多,而且自己培养的工商阶层并没有达到在社会经济中达到主导地位,甚至连一半的占比都没有,自己这么做真的合适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