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3/3页





    中原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和各项政策的云集也让中原各省欣喜若狂,多年的等待终于等到了帝国政策的来临,所以各省布政使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在传媒集团各式报刊上面发表言论,表示布政使府将竭尽一切努力保证内阁各项政策在中原落地生根,并且各省布政使府也将拿出大部分省级财政来支持这项庞大的计划。

    中原兴起让其他各省兴奋羡慕之余也一边思考这其中的奥妙一边开始想方设法从中分得一杯羹,借着这股春风来发展自身。这其中远在西北的拓跋思谏表现的最为明显。在得知从洛阳的铁路重新往东修建的时候,他敏锐的感觉到其中对于西北发展的契机,不仅仅从西北抽调了部分战俘来中原支援铁路建设,而且表示西北各省将联手在未来三年内从中原定额采购大量的工商品。这种跨区域大宗物资的采购也进一步加强了中原的重要性让方兴未艾的中原发展再次添加了一把火。

    西北有所行动西南以广州和南诏为首的岭南各省也不例外,因为如今的广东和南诏已经依靠着海洋贸易发展出来一只完整的远洋商队,而且规模每年都在扩大增加,庞大的物资采购让两省为首的岭南各省成功超越江南成为帝国第一大海洋贸易集中区域。这个采购量等于宣告了中原各省在未来几年内完全不用理会市场需求,可以全速发展。而这种局面的产生也催生了对于劳动力人口庞大的需求,而中原地区本来就是农业大省,本身就需要大量的人口来从事农业发展,所以迫不得已之下这些省份开始将目光瞄准江南地区,北方他们是抢不过人家了,毕竟北方工业带从来都是缺人的大省,不过这样一来倒是让江南成为帝国内部第一个靠劳动力输出发展起来的区域,庞大的人口在不断流动之后也带动了西南地区人口开始朝着中原流动。虽然这些人口流动在随后也会陆续回流,但是只要有流动帝国关于民族融合的政策也就已经施展开来。

    这种一系列的措施让李玄清逐渐看到了希望,在此情况之下距离李玄清希望看到的局面是越来越近了。在如今帝国人口基数之上,只有依靠内部打造成一个整体才有足够的能力对外扩张,而在如今这个时代,走进工业化之后的大唐帝国才是真正的天朝上国,举世将再无敌手。手机用户看大唐颂请浏览m.shuhuangge.org/wapbook/29103.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