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军东征(中)-第2/3页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实地为两人的具体战略把关之外还动手撰写自己的感触,并且打算整理成册,借以在以后指导整个天策军各级将领和战士跟上这种技术带来的战术战略革命。老实说杨天成觉得这才是自己此次南下最大的收获,海军在不知不觉当中依靠着本身的技术带来的巨大的战术革命已经走在了陆军的前面了。而且杨天成越来越觉得,海军需要的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比起陆军来说要更高。由此杨天成也成为继李玄清之后第一个认识到海军这种高技术和高知识水平的当代人,这一点甚至连海军的掌舵人郭崇韬自己都没有觉察到。

    “部长,海军部这边已经在整合目前所需要的各型船只和后勤部运来的各项物资,三天以后我们开始出发朝流求进发。”郭崇韬来找杨天成的时候见到对方正在奋笔疾书忍不住有点好奇,他是来请示杨天成是否跟随舰队一起去前线现场指挥这场东征战役。

    “很好,既然你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也就不多说了。我来的时候皇上有交代,流求是守护我们大唐本土的第一道海上屏障,所以你们不仅仅要拿下这座大岛,还需要以此来作为自己的海上基地,为将来我们进军海洋深处做好准备,并且要做到在内阁派员接手之前维护好地方的治安,明白吗?”杨天成知道郭崇韬要问什么,所以在交代完这些之后摇摇头道:“我来只是查看你们的准备情况的,既然你们准备好了,我也就不插手你们的具体指挥了,我在长安等着你们胜利的好消息传来。”

    “请部长放心,崇韬一定不辜负所托。”郭崇韬朝着杨天成郑重的行了一记军礼。

    杨天成见到郭崇韬的动作点了点头,在叮嘱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之后于当天下午乘坐公务船离开汕头北上杭州然后转大运河回长安大本营。而郭崇韬和陈宇则做完了最后的准备之后于天启四年三月三十这天启程从汕头出发,浩浩荡荡几十艘大小战舰乘风破浪朝着流求大岛迤逦而去。三艘出云级战舰派头由罗大海率领前出作为先锋,滚滚的浓烟喷吐之下在大海之上拉出了一道道白色的轨迹脱离本阵而去。而在旗舰出云号率领剩余的四艘出云级战舰作为中军之后,六搜复兴级战舰作为游击舰护卫在总计三十九艘运输船和运兵船周围,时不时的吹响号角向出云号传递最新的消息。

    此次海军东征几乎抽调了海军下属的两大舰队当中大部分主力战舰,除了两艘出云级战舰在日本那边驻守,北洋舰队主力战舰全部被抽调过来,南洋舰队目前到位的两艘出云级自然是身在其中,由于陆军尚在收复国土之中,每年军费开支大部分都给了陆军,可以说郭崇韬几乎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家底,甚至连海岸警备队的复兴级也被拉了过来执行护航和掩护登陆的任务。不过此次东征之后李玄清和大唐帝国对于海军和海洋的投入也开始逐步加大,天津造船厂在大量建造更大吨位更新式船只的同时,大连那边也加快第三代战舰的建造工作。由此带动了整个东南沿海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至少在天启五年的时候张强就开始在长江出海口兴建新的造船厂,带动整个船舶制造产业往南转移。而张家的造船工业也借着皇室造船工业难移得到了一部分技术图纸,开始逐步加入到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当中。

    东征舰队在澎湖稍作停留之后继续出发朝着流求北部的登陆点而去。在玄影卫提供了流求此时钱镠的大体布置和驻守点之后开始将登陆点放在了后世的淡水城附近。不过此时的淡水城还没有成型,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河边小渔村,淡水河的出海口而已,之所以选在这里是因为这里靠近淡水河,有足够的淡水补给,而钱镠在整个流求北部基本上没有多少兵力,这样一来等于给将登陆的风险和难度降到最低,比较这是天策军海军和陆战队第一次执行海外登岛作战,除了李玄清编撰的一部分材料根本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而且目前天策军的运输船和登陆船都已经全部改成了铁壳动力船,对于登陆地点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