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贾诩投降



虽然贾诩本意是利用牛辅一行人来争取投降活命的时间。

但其谏言的确是大出太原文武所料,十数骑突然冲击,舍命奋勇,真的成功冲出重围。

这惹得赵云勃然大怒,只带了身边数十骑便一路追杀过去。

铁骑奔腾引起双方所有人注意,目视着两队人一前一后的脱离战场。

在张瑞还未收回目光时,忽然听到前方交战处传来太原将士兴奋激昂的呼喊声。

“万胜!”

“万胜!”

“发生何事?”

“怎么回事?”

张瑞跟审配不约而同的出声问道。

片刻后,郭淮策马赶至中军,兴高采烈的对张瑞拱手,说道:“恭贺主公武运昌隆。就在方才,敌将贾诩手捧大纛,率残余部曲主动向我军投降。”

“谁?”张瑞兴奋的大吼,乃至声音都破音了。

郭淮连忙重复道:“敌将名贾诩。”

话音未落,张瑞已跳下马车,一个踉跄撞到郭淮身上,即便崴了右脚亦只是皱了皱眉头,闷哼一声,但仍兴奋的说道:“快,快带某去见见这位贾诩。他……他可是字文和?”

“主公,您的脚?”周围无数亲卫关切的围了上来。

谢玄紧张的大吼道:“军医!军医!速度过来!”

张瑞一把推开拥簇在眼前的侍卫,对郭淮说道:“不用理睬彼辈,速度带某去见贾诩。”

感受到来自谢玄、审配等人杀人的目光,郭淮吞了吞唾沫,连忙低下头,从右侧架住主公臂膀,扶着主公疾步前往贾诩投降之处。

军阵中还有被分割包围的西凉悍匪做困兽之斗,誓死不肯投降。

郭淮扶着主公,甚至能听到几步外长矛刺进身体里割裂战袍的声音,飞溅的鲜血就落在郭淮额头之上。

让郭淮心惊胆战,一旦有乱兵冲出重围,伤及主公,怕是太原文武不用蘸酱就能把自己给生吞活剥了。

好在一路有惊无险,顺利抵达西凉军主力投降之处。

残余的两三百西凉士卒已被缴械,蹲在空旷的平地上,周围肃立了一圈手持长矛、身穿甲胄的太原将士。明晃晃的锋刃对准了中间的降卒,让所有人都升不起反抗之心。

不同于战战兢兢的降卒,一名身宽体胖的中年男子手捧折叠起来的大纛恭谨的低头躬立。

张瑞激动的向前,一把握住对方大纛下的双手,声音颤抖的问道:“可是文和先生当面?”

听到对方激动的声音,贾诩不知所然,微微抬头,见到眼前是一名激动到满脸通红的少年,瞬间猜到来者何人。

连忙跪地行礼,说道:“贾诩拜见建义中郎将。”

真的是贾诩?

张瑞兴奋的全身颤抖。

这可是贾诩!

被易中天教授评价为全三国最聪明的人。

是否最聪明不好说,但绝对是汉末最顶级的谋士之一。

就是眼前这名身宽体胖,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家伙,为求自保,首次献计就导致了郭汜、李傕攻破长安,覆灭了大汉复兴的最后希望。

再献计导致曹操长子曹昂、爱将典韦战死宛城。

官渡之战献计奇袭乌巢。

赤壁之战劝阻曹操不要东进,等待时机。

渭南之战献计离间韩遂、马超。

可以说绝对的算无遗策,主君采纳其言便必能建立奇功伟业,不听劝阻便必然兵败折戟。

他的丰功伟绩,即便是只看过一遍《三国演义》的人亦能烙印在脑海当中。

于是张瑞笑容满面的扶起这位汉末顶级谋士,说道:“吾得文和,如汉得子房!天下不足定也!”

周围传来一片惊悚的倒吸冷气声。

大汉四百年再无比这个更高的赞誉了。

子房乃是大汉留候张良的表字。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经达权变,庶乎算无遗策。在大汉立国的过程中居功甚伟,与韩信、萧何并称汉初三杰。

能与留候相提并论者,其人该是怎样不世出之其才!

贾诩亦愣在当场。

“有张良、陈平之奇!”

时隔多年,竟然再次听到这个评价。恍惚间,贾诩感觉仿佛人生梦幻,旧梦一场。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www.mimiread.com 安装最新版。】

自己年少时才干不显,世人莫知。只有汉阳名士阎忠惊叹,评价自己才比张良、陈平。

曾经为了这个评价,贾诩高兴多年。

可是,后来的经历却几乎磨平了贾诩的雄心壮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