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伤疤



一个星期之后,边秦果然带着一份手写设计稿回来。

        “繁体字?”陈郁文翻了翻,一手钢笔字写得潇洒利落,又带着点纤细,或含蓄或热烈的花语更添美感,看来这事他办得还真不错。

        “香港人咯,写繁体字。”边秦挥挥手,“本来打算去院长那里碰碰运气的,结果刚好遇到一个香港的教授过来开讲座,就让我表哥帮着去问了一句。”

        “人和随和的,也没收钱,说我们设计得不错。”

        市医院背靠医科大学,经常邀请香港和新加坡大学的教授来讲课和学术交流,但字写得这么好的医生,还真是少见。

        “那成品出来之后,送一套给教授吧,再捎上点其他礼物。”陈郁文说,大概因为后来瑛瑛也成了大学教授,她对老师总是有一种尊敬爱护的意思在里面。

        “人家开完讲座就走了,还要去欧洲参加个什么会议,找个时间去一趟香港拜访一下吧。”

        说到香港,陈郁文突然想起了1997年的一件大事,她拿出笔,在7月1日这个时间点上画了个圈。

        全国上下努力这么多年,香港这枚东方明珠,终于要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

        现在到处都在准备庆祝回归活动,深市这一片离得近,气氛更是浓烈。

        就连瑛瑛她们学前班都有任务——挑选小朋友去表演,被选上的还有在电视台露面的机会,瑛瑛铆足了劲,每天回家之后都在练习唱《七子之歌》。

        “我们赶在7月之前,再出一批香港城市主题的产品吧,除了笔记本,还有明信片、贺卡、书签之类的,能凑成一个城市礼盒最好。”

        她抬起头来,缓缓说道。

        “陈总,看得这么远啊。”边秦笑道,第一批新产品都还没投入生产呢,就开始想着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陈郁文简直想对他翻个大白眼,但她好歹忍住了,这人就是嘴欠。

        在反复推敲封面、内页设计之后,第一批笔记本终于如期送到深市各大中小学门口的文具店里。

        内页选择米色,柔和不伤眼;每道横格之间还有虚线做标准线,便于书写的时候调整行距;笔记本可以180°完全摊平,不会出现折痕的现象,耐高温不会脱胶。

        陈郁文拉着谷厂长和冷羽两个人,没日没夜地商量打磨,几乎把她能想到的所有改进方法都用上去。

        这是印刷厂的主打产品,销量如何,将会影响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厂里的产品生产,就算是陈郁文,也不敢有半点放松。

        天刚蒙蒙亮,厂里汽车轰鸣,满载着笔记本的车依次出发,向着各个文具店驶去。

        看着坐在驾驶座上的边秦,陈郁文有点手痒,她也想开车,想享受掌握方向盘的感觉。

        但是她才刚刚在驾校报名,离正式拿到驾驶证还有一段时间,即使上辈子她有超过三十年的驾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