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劳动最光荣-第3/4页





        经过十来天的劳动,她现在已经适应大量的体力消耗,唯一的烦恼就是饭量也在逐步上升。

        三百六十斤粮是大队的定量,不管你一年有多少工分,每个人都只能分到这么多。

        搁以前,一天一斤沈乔是够吃的,甚至能吃饱,但现在是每天都饿得饥肠辘辘,又没有多余可以填饱肚子的东西,只得自己忍着。

        在这样的处境下,她收到了一个包裹。

        说实在的,沈乔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同时为坚定立场,也不会再要家里的东西。

        但这个包裹多少有点不同,是两个哥哥给她寄过来的。

        正是邮递员隔五天来一次光明大队的日子,本地人几乎都生于斯、老于斯,很少跟外界联系,所以他一来就是直奔知青点。

        赶上中午的休息时间,沈乔听见喊自己还有些惊讶。

        倒是邮递员都是老熟人,还说道:“总算有你的包裹,我这一阵都没看见,还以为是弄丢了呢。”

        沈乔心里已经嘀咕开,嘴上却说:“我才从家里来没多久。“

        意思是没啥要需要寄给她的。

        邮递员觉得这话也有道理,毕竟邮费也是钱,丝毫没有怀疑过真实性。

        毕竟他在公社邮政局这么多年,能坚持六年来都给孩子寄东西的只有沈知青的家里人。

        都说就病床前无孝子,其实有个常年拖后腿的人,不管是谁都一样。

        父母会老,兄弟姐妹会结婚,家里人口一旦多起来,谁还能管谁一辈子。

        邮递员也不跟她多说话,把剩下几个包裹也到收件人手上,踩着自行车赶着去别的地方。

        沈乔两手抱着包裹,跟其他知青们点头致意,进自己的房间。

        一个院子里住着,大家有个默契,就是不打听别人家里给寄什么东西。

        只是她一进去,李丽云忍不住说:“总算是来了,我还以为她跟家里人闹掰了。”

        天地良心,这话是一点看好戏意思都没有,纯粹是真心实意的担心,毕竟知青点是吃大锅饭,出于集体意识,沈乔要是断炊大家总得搭把手,可谁的粮食不紧张,当然是盼着人人都富裕才好。

        别人的想法,沈乔是没空管的,她小心翼翼把收到的东西打开,先拆封信。

        和她猜测的差不多,这封信是来自于她二哥沈路,兄妹俩差三岁,从小最要好,一直没断过联系。

        沈路先是指责她这种不辞而别的行为实在太让人担心,又道父母气得肺都快炸在被张家人好一顿奚落,最后说让她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需要随时写信。

        其中虽然有让人不舒服的地方,但字字句句是关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