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位面工厂-第3/4页
高管严肃的警告了一番。
“是,我知道了!”
江峰打了个激灵,不得不认真重视起来。
又经过一番的深思熟虑后,他选择了芯片工厂,作为自己的工作方向。
原因一方面是选芯片工厂的空间使者比较少,很多人怕搞不来,学不会,认为大的东西比较好搞,故而选择了发动机与聚变堆,感觉这两个比较好搞定,芯片则比较难。
但江峰认为,在技术层面上,芯片、发动机、高级聚变堆的技术难度,应该都是差不多的,但发动机结构过于复杂,聚变堆较为庞大,反而芯片则比较小,最大也不过是巴掌那么大。
而发动机试车,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动静很大。
聚变堆也存在放射危险。
唯独芯片,安全隐患比较低,比较容易掌控,他应该能搞得定。
做出搞芯片的决定后。
很快。
仓库空间中,一块占地1000万平方米,高度也达到了1000米的立方体空间,作为工厂地址,分配给了他。
厂房的建设工作,由系统管理之神老库,在十天的时间内,搭建完成,设备全部安装到位,调试完成,全部是最佳工作状态,随时可以使用。
此外。
目前这个位面工厂,只占据了100万平方米的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率只有十分之一,空间利用率不到百分之一(上千米的高度,是可以分成十层以上的),未来还有很大的升级拓展空间。
包括数十座的物料仓库。
数千台的生产设备。
一座上万兆瓦的作为能源的聚变堆。
一个运算超过万亿亿次的人工智能,作为工厂的管理助手。
重力环境能够自由设置,有无重力、微重力、正常重力、超重力等多种模式,便于某些芯片工序的加工。
且位面工厂的时间流速,是可以调整的,最快可以加速100倍,每年有1万小时的初始加速机会(相当于现实100小时乘以一百),如果这座芯片工厂经营不错,加速机会会更多。
基于以上物质条件之下。
以及人工智能助手的帮助下。
仅仅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江峰便从一位外行小白,进步神速。成为了芯片领域的管理精英,摸透了所有芯片制造的流程,知道了全部的芯片原理。
同时也在一个月之内,成功的量产出了第一枚的极光核心,各项性能参数,较市面上的极光核心,基本一致,略有提升。
但通过人工智能小爱提供的各种技术资料,江峰知道,极光核心的性能,已经有点开始落后了,即便在许多方面的性能都是够用,堪称全能水桶,但仅仅这样,是完全不够的。
因为利用许多种的新材料、新工艺,可以制造出比极光核心,还要先进许多的全新芯片。
单枚运算力可以突破一千亿亿次,万亿亿次,十万亿亿次,百万亿亿次,乃至十分恐怖的千万亿亿次。
至少有五个数量级的提升,在前面等着他,只要他开始摸索新的工艺路线,这些迭代升级,他都可以一一实现。
加上位面工厂的百倍加速功能,或许只要三五年,最多不超过十年的时间,便能达到芯片工厂的极限,制造出顶级的千万亿亿次单枚芯片。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mimiread.com 安卓苹果均可。】
不过,目前他的新手任务,是吃透极光核心的生产即可,不用操之过急。
而第一枚的极光核心,成功的生产下线之后。
第二枚、第三枚……第一千枚……第一万枚,就在短短的一天之内,便批量生产了出来。
良品率100%。
生产效率也非常之高。
若是再开启百倍加速,只要半天时间,他就能完成五十万枚极光核心的生产任务,今年的生产指标,就此达标。
没错。
这就是位面工厂的强大之处。
只要摸索出了最佳的流水线生产模式,那么先进的芯片,就能源源不断的量产出来,不太可能出现一件废品。
因为位面工厂的生产环境,是无比的稳定的。
电压稳定,波动极低。
不受地震、台风、气温、降雨等等自然环境的干扰。
无尘、恒温。
机械磨合程度完美,误差极低,多种生产原料的纯度,都为100%,不掺杂丝毫的杂质。
甚至能够开启局部的无重力或微重力,降低密度沉降带来的风险,而需要用到重力的地方,又可以开启超重力,帮助提升效率,减少了许多的工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