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月入十万的快递员-第2/3页



另一方面,这三四年时间里,六江市发展迅速,工业产值增加了数百倍,农业产值也增加了十几倍,电力免费使用,老百姓的收入,普遍暴增了十倍、二十倍、

自然而然,服务业也增长了十倍以上,意味着许多方面的费用,都出现了大幅的提高。

尤其是人工方面,需要用到的人工越多,价格越发昂贵。

哪怕是餐厅里一个普通的人类服务员,如果没有2万以上的最低工资,根本就招不到人。

找师傅上门修个锁,装个电视,通个马桶,最少是五百起步。

找个保姆,要质量高一点的,最少3万。

包括老师、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也都是月入5万以上,否则招不到高素质人才。

故而作为快递员的刘华,他如今每完成一个订单,能够获得的收入分成,也从过去的一两块、三五块,增加到了十块以上,哪怕是送瓶2块的矿泉水,快递费也至少是10块,没有降低的可能。

复杂、豪华一点的快递,快递费标准为20块、30块。

若是不能磕不能碰的珍贵物品、特殊物品,则需要加钱到50、100一单。

还有优先加急快递,也得额外收费。

某些大型包裹,如家用电器,需要刘华亲自送货上门,且得保证不能损坏的物品,普遍要收200块以上,还得当面验收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有问题需要当面退货的,他得直接把东西带走。

对于这些特殊的包裹,有时会耽误刘华半个多小时,甚至一两个小时,如果还是只收200的话,他这单肯定是亏了,但客户看他如此尽职尽责的情况下,往往会给他一定的小费。

没错。

如今的六江市,已经兴起了小费的概念,并且出现在了各种的消费场合,许多百姓,甚至养成了在外消费,不得不给点小费的习惯。

话说小费这种本该属于西方发达社会的陋习,怎会出现在六江?

难道是消费者们的素质提高了,还是店家制定了必须给小费的强制或半强制规定?

只能说仓廪实而知礼仪,以前的华国,根本没有什么小费的概念,只有消费者是上帝的概念,故而顾客普遍强势,商家较为劣势,别说索要小费了,服务上若是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会被挑剔的消费者给刁难死,折腾的你哭都没有用。

但现在是不行了。

时代变了。

尤其在六江这个地方,要想体验到有温度的服务,而不想面对冰冷的机器人服务员的话,必须得对人类服务员态度好点。

一方面,人类服务员,不见得非常缺点,很多服务员家里,都是开厂的,或者在杨家的企业上班,收入极高,根本就不缺钱,出来工作,也许只是为了社交的需要,不一定是为了赚了,如果干的不爽了,甩手就可以辞职,受了委屈,当场就可以选择不伺候,不需要将就任何顾客。

所谓无欲则刚。

广大的打工人们,翅膀硬了,脊梁骨直了,身份地位上跟顾客是平等的,不存在谁将就谁的问题。

所以现在要想获得较好的服务体验,怎么办?只能是给小费。

你小费给的多了,是对打工人的服务表示满意,这也让打工人有动力拿出更好的服务,从而获得更多的小费。

你小费给的少了,打工人会寻找自己身上的不足,弥补自身的一些缺陷,改进自己,为拿到更多的小费而奋斗。

于是如今的六江,许多的服务业从业人员,他们的收入构成中,工资收入不再是占据大头,毕竟两三万的死工资,根本就不算什么,反而小费成了大头,出现了许多小费收入,每月破五万、十万乃至更多的优秀服务员。

而刘华这位快递员,他如今也能经常收到小费。

比如他把快递,亲自送到行动不变的老人家中,为了表示感谢,老人一般会给他三十、五十的感谢费用,如果不给,他也不会说些什么,只是不会给这类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又比如送午餐外卖,他会亲自监督餐饮店的外卖制作情况,查看份量,包装,食材的情况,帮点单的消费者,把好食品安全关,若出现问题立刻举报,并且借助无人机,在十分钟内,将热乎乎的外卖,送到消费者的面前,让消费者吃到干净卫生、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感到满意的消费者,对他这位外卖员,往往也会打赏十块、二十块的小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