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凤辣子一胎双生 卢姨娘同日待产(虎虎生威,新年大吉!)-第2/3页



他走到堂外,听着荣禧堂中亲人的欢声笑语,嘴角露出笑容:“七月啊,真是好月份!”

……

七月七日清晨,贾琏与贾珩早早去了林府,一是前来报喜,一是询问今秋乡试的安排。

今日没有大朝,加上卢姨娘产期也就在这几天,林如海特意请了几天假。

除有必要,他都在家呆着。左都御史张炳忠知道这个孩子对林如海的意义有多大,自然应允了。

听到贾琏说王熙凤昨夜生下一对龙凤胎,林如海在羡慕的同时,也对卢姨娘腹中的胎儿更加期待。

三人在书房一边品茶,一边说起了今年乡试的事情。

大周改革科举,每三年一次乡试。除开隆圣元年的恩科,今年正好是大比之年。

林如海说道:“礼部已经下了文书,今秋乡试定在八月初八,琏儿是准备入国子监走科试进会试,还是参加顺天府的乡试?”

他有意考验一番自己收的这个弟子,走国子监科试,以贾琏如今的水平问题不大。国子监每年有不少人参加会试,大多是功勋子弟或是附学的生员。

比起乡试这种修罗场,国子监科试更受那些学问一般的学子的欢迎。

贾琏听到林如海的询问,想都没想,直接回道:“侄儿还是想参加顺天府的乡试。童生试已经不能参加了,若是再不参加秋闱,岂不是堕了姑父的威名。”

林如海欣慰的一笑:“这有什么,只要你在会试与殿试拿下好成绩,谁还会在意你的出身?”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www.mimiread.com 安装最新版。】

“侄儿是武勋出身,每一场的考试都是结交友人的好机会。国子监中的学子大多已经相识,比起秋闱大比,还是差了一截。”

贾琏觉得自己有些功利,不过他还是实话实说道:“侄儿为了今后能在官场中走得更远,不敢错过任何一个扩大人脉关系的机会。哪怕这次秋闱失败,大不了三年后再来一次。万一得中,那就更好了。”

贾珩很欣赏这样的贾琏,这才是国公府继承人该有的样子。只有不断经营,才能让荣国府更加昌盛。

林如海也不是迂腐之人,他也希望自己的弟子能够更加圆滑一些。官场中死脑筋的人不是没有,可那些人又能走得多远呢?

他笑着说道:“你的想法没错,出身武勋,若是走文臣的路子,要么就要向你敬大伯那样,殿试高中,用学识压下不服之人。要么就要经营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圈子,让别人不敢轻易得罪你。”

林如海给贾琏举了贾敬的例子,他说起了贾敬当年殿试高中,二甲传胪的成就。

一举压下那一届考生的非议,更是在翰林院扬名,成为当年比之状元不遑多让的人物。

贾琏点头应和,他虽然不知道当年贾敬有多么厉害,不过看自己父亲对敬大伯言听计从,他都能想像到贾敬当年的风采。

林如海又问起了贾家其他人的打算,比如即将大婚的贾蓉,年纪稍大的贾蔷、宝玉三人。

贾珩答道:“蓉哥儿今秋也要参加大比,不过国子监已经推举了他,直接参加会试。他的学问不比琏二哥,顺天府秋闱被人成为修罗场,还是直接参加会试吧。”

没办法,贾蓉的才能到底是不如贾琏,只能在国子监称称才子。

放在顺天府乡试中,弄不好还会名落孙山。历年来北直隶顺天府乡试,考生多达两千多人,取其前一百五十人左右。

世人都说,金举人,银进士。可见乡试有多么艰难。贾蓉不比贾琏,还是稳妥一点为好。

贾珩继续说道:“蔷哥儿准备参加金秋武举,如今正跟着天枢他们练武。无论是否取得功名,侄儿都会把他扔到军中去。若是今年朝廷出征新罗,就让他去见见血。”

林如海点点头,他对自己这个准女婿的安排挺满意。贾家如今走出了泥潭,是该好好安排接下来的路了。

他想起了贾宝玉,就转头看向贾琏:“宝玉那边,老太太可有安排?”

“老祖宗本来安排他跟着父亲去南边参加童生试,可家中今年事情太多,一时不宜回南。就在国子监寄了名,在顺天府考试吧。”

贾琏给林如海解释了一下,林如海听到给贾宝玉寄名国子监,就知道是贾赦把自家的恩荫给了自己的侄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