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事态



  燕州。

  韩铮秘密接洽东瀛使节的时候,赵煦正在南三郡巡查军务。

  定下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之后,他便让徐克积极搜集各方信息。

  同时,常威也将王府亲军从宁城调离,分别前往广宁郡,代郡和范阳郡驻扎,只留下五千人驻守燕城,以备不测。

  正如他计划的,宁锦军将负责北面的防御。

  王府亲军将应对大颂国内的乱局。

  “殿下,这段时间末将派出数只探马前往齐州探查,发现从县城到郡城俱都防备森严,城墙上俱都安置了火炮,而且,还有拿着火绳枪的士兵巡逻。”

  范阳城头,常威望向齐州方向,对赵煦说道。

  顿了下,他又道:“在我们探查齐州的时候,韩家的探马也多次越界探查我们。”

  赵煦点点头,拍了拍身前的火炮。

  常威除了统领王府亲军将士抵达南三郡,还带来了不少火炮。

  不同于应对北狄,只需要扼守燕关以及燕山中的棱堡。

  燕州往南是一马平川的。

  这意味着,韩家如果攻打燕州,他们可以从任何地方过来。

  他们无险可守。

  所以,当下他们重兵防守重要城池,同时以县城为犄角,布置少量兵力,防止对方突然发动进攻。

  “本王对北狄的屡次胜利,让他们越发倚重火器了。”赵煦淡淡说道。

  势族对火器的钟爱让他意外的同时,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在当代历史上,除了清朝害怕被自己定位奴才的汉人掌握火器,威胁自己的统治,从而打压火器的发展之外。

  任何汉人王朝对火器都是十分重视的。

  明朝时期,大明的火器在世界上是属于第一梯队的。

  但到了鸦片战争,清朝的火器却没有一丝进步,最终被英国人吊打。

  再到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非常重视火器,不但从洋人手中购买当时先进的火枪,还花重金请西方匠人帮助自己制造火器。

  以至于李鸿章感慨,太平军的火器要比他们先进。

  以上种种,足以看出中原百姓善于接纳新的事务。

  势族们虽然是中原的吸血虫,他们毕竟也是中原的一份子。

  迅速列装火器也就不奇怪了,何况他们还有燕州这样一个威胁在。

  “的确如此,他们倒是聪明的紧。”常威瞥了瞥嘴。

  接着想到什么,常威道:“殿下,窦家建立南梁,谢家扶持大皇子在金陵登基,接下来还不知有几人称王称帝,今后天下不会太平了。”

  “末将以为,当趁着各家初立,还没精力挑起战端前,拿下晋州和司州,免得大战正酣,西面受敌,毕竟马家对殿下的忠诚值得商榷,而六皇子……”

  说到这,常威便不说了,他明白燕王比他清楚厉害。

  “本王懂你的意思,这次回燕城,便会整合晋州和司州,确保燕王西面安稳无虞。”

  赵煦的眼睛眯了起来,乱世人心浮动,因利益分分合合。

  不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始终是不安全的。

  现在是该对马家进行最后的试探了。

  除此之外,就是晋州。

  六皇子抵达晋州也有一段时间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招兵买马,一副要大有作为的样子。

  可他不知道的是,除了他从金陵带来的一千侍卫外,他新募的士兵九成身在曹营心在汉。

  只需他一声令下,这些士兵便会揭竿而起。

  当下,随着蒸汽机在燕州各行业的应用,煤炭的消耗量大增,他怎么可能将晋州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他人。

  再者,据徐克提供的情报,这六皇子还与袁立有书信往来。

  真是“死”字不知道怎么写的。

  又与常威就当前的局势聊了几句,接下来几天,他同常威巡查了广宁郡,代郡。

  当他返回燕城,屁股还没坐热。

  徐克又将两份重磅消息送到了王府。

  “吴国?”赵煦扫了眼文书。

  这是刚刚送到燕城的消息,梁开在临城立国了。

  如此,大颂疆土上便出现了南梁,吴国,以及谢家建立的伪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