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明使臣东方来(盟主加更大章)-第6/9页





        杨戬摇头,“唉,由此可见,楚王忠厚,正嫡奸诈。以朕看,楚王不宜如此执着,最好立刻称帝。”

        盘蠡拱手,“陛下之言,外臣蠡深以为是。我家太子康,也劝说我王称帝。”

        杨戬的话,让他对这个大隋新君更有好感。能说出这番话,足见这年轻的隋帝不但极有见地,对大楚也很有善意。

        相反,隋帝对凉国和清国很是仇视,正是大楚需要的盟友。

        杨戬和盘蠡说了一会儿,就请盘蠡在宾馆洞府歇息,令礼部好生招待,等候回礼。

        从接待楚使到礼送楚使,皇帝表现的很是老道,群臣看在眼里,都是暗自赞叹。

        却说盘蠡出了隋宫,立刻向盘康汇报出使结果。

        盘康发飞讯问道:“隋帝其人若何?”

        盘蠡想了想,认真回复道:“隋帝杨戬之为人,渊深似浅,峻崖似平,道韵自然,气度弘毅,实当世之英,魔族之杰,万不可等闲视之。”

        “此人,将来或为大楚劲敌。”

        良久之后,盘康的回复才传来:“如此,且喜且惮之。”

        ………

        复国的顺利和连续的胜利,不但让杨隋上下一心,也使得隋国朝廷制度迅速完善。

        仅仅一个月,朝廷三省六部九寺的机构就恢复了,地方上州、郡、县三级衙门也都设立起来。

        但是杨戬心中清楚,太后和尚书令等人都清楚,如今的大隋体制,和上古时期的大隋王朝,似是而非。

        为何?

        上古时代的大隋王朝,在杨戬看来,属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类似于华夏历史上的隋唐。贵族虽然有权力,可是受到很大限制。

        杨青莲说,上古大隋王朝首开科举制度,寒门也可为官。

        可是这新生的隋国不同。

        中央三省六部九寺的官位,不是四大古族,就是最早效忠的魔域贵族如独孤烨等人。

        至于低级魔族(寒门)出身的人,连个七八品的小官都捞不到。新朝中央机构中千百个官位,没有一个属于寒门!

        地方上,从州牧到县令,都是清一色的贵族,而且是原地留任,只是换了个名称。

        比如翼虎部,原本占了半个奈州。如今翼虎部的君长又当了奈州牧,他还是管着自己的地盘,根本没有挪窝。

        所谓的州牧衙门,也就是他的君府了。

        就是州牧衙门的各级属吏,也是他自行征辟,用的还是翼虎部的家臣。

        当然,他们要履行尊奉朝廷,出兵打仗,缴纳赋税等臣子的义务。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