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六十五章 厚积薄发,第七识巅峰的境界!-第2/4页
此世的天地人神鬼五仙,实力境界其实差距很大,单单以仙境评价一个生灵的强弱是不客观的,因此李彦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
在他看来,拥有高度凝炼,结构稳固的内在体系,宛如天地般构成完美的循环,即便外界元气污浊,储备的仙灵之力也可以增长,才可称为“仙”。
而什么时候做到完全不假外物,永不匮乏,那便是金丹大道修到极致的状态,即所谓的混元金仙,万劫不磨,万邪莫侵,超然物外,甚至可以横渡无垠虚空,去往他界探索。立下远大的目标后,李彦也没有好高骛远,将目光转回三界之内。
此时位于奈河桥尽头,将地水火风化作护卫,拱卫着一粒粒心识种子,投往黄泉路的尽头
穿梭阴阳两界,跨度轮回之海!
相比起佛祖在漫长的岁月中,探索三界的点点滴滴,化
作生命数据,万物了然于心,李彦取了个巧,心识种子借由轮回之力,来一场特殊的涅槃之旅。
他看似负手而立,实则内心与种子相连,好似成了一只在温暖的洞穴中躲过寒冬的松鼠,正探头探脑的爬出洞穴,却不待迎来温暖的春日,一头饿了许久的鹰儿就从天而降,飞扑而下...
很快,又成了扑击松鼠的鹰儿,展翅翱翔,却听得破空声袭来,想要躲避,又没有经过特殊的训练,被一箭准确地贯穿身体,无力坠落
又有久旱无雨,滴水都无,生命力再是顽强的兽类族群,也横尸于干涸的河道上,具备再强的猎杀本领,亦是无用
如此种种,浑浑噩噩,本能求存,深刻地展现出,为什么恶人对于来世贬为畜生那般恐惧
但李彦偏偏专挑兽类,籍此体验生死间的沉沦与恐怖。这份机会太过难得。
换成三界正常之际,地府是万万不会容许有仙人在奈河桥如此停留,更参与到轮回之中的。
悟空大闹地府,可以打杀阴差,勾去生死簿,但要这么做,幽冥教主立刻会出面阻止。
如今地府混乱不堪,最初来此,还有日游神和夜游神时时看护,现在也去别处忙碌了,李彦自然不再客气。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大唐世界中,为了自创功法,他也特意降低体质,体验普通人的修炼过程,现在亦是同理,只是从人变成了兽类,经历着各种当局者的“迷”。
秉承生命延续的渴望,在争斗中存活,在环境中进化,正是兽类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再堪破这层迷障,恢复到修行者自身所求,求长生逍遥,任凭沧海横流,时光转换,我自岿然不变。
这同样是物竞天择,适者得存。
渐渐的,李彦觉得人与兽,于整个天地视角中,并无高下之分。
物竞未必胜,适者未必存,都要看天抉择。
正因为这般,当天地异变,三界才变成了这般模样,高高在上的神佛消隐,风光的修行一并凋敝。
仙与兽,并无不同,环境一变,便大批大批地死亡。“旧有的修行目标,早该改变了。”
“所谓仙人,要自成一体,不假外求,所谓修行,也要践行物竞之道,对抗天择!”
“天地不足惧,前路不足法,规则不足恤,才是真正的强大!”
一念如此,李彦境界明澈,对于前行之路再无疑惑的同时,心识攀升,正式迈入第七识。
看似缓慢,却是厚积薄发,自成一道,一入此境,就站到了第七识的巅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