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只知如来,不知玉帝-第2/3页



    “玉皇大天尊有感金鸡功德,敕封其为星官,入主光明宫,而百姓免除了灾难,此后为了纪念为民众除害的金鸡,便把山中寺庙称为‘鸡鸣寺,。”

    守诚听得津津有味,开口评价道:“此说颇为有趣,只是玉皇大天尊……此等佛号未免古怪,倒是那蜈蚣精怪,确有侵扰世间的先例。”

    李彦眉头微扬:“或许不是玉皇大天尊,而是如来佛祖?”

    守诚颔首:“这便合乎情理了,我佛门有毗蓝婆菩萨,若是菩萨出手,自当降妖伏魔,信手为之。”

    李彦微微点头:“原来如此”

    只知如来,不知玉帝,好一个东胜神洲。

    显然这个故事颇合心意,守诚态度热情起来,两人边走边说。

    一路上这位僧人介绍了寺内的风景,如“鸡笼云树”“凭虚听雨”“珍珠浪涌”,皆为金陵四十八景,再加上金碧辉煌的诸佛之像,信佛者若不到寺内一游,定然引为毕生憾事。事实上,寺内确实随处可见僧侣,有些明显不是金陵人,而是从外地赶来的,甚至还有番僧,带着一股朝圣的态度。

    相比起南瞻部州那些人憎鬼厌的番僧,这里的佛门氛围,确实太好了。

    李彦看在眼中,等到铺垫足够,开口问道:“听闻千年之前,天地灾劫,大唐子民由南瞻部州来到东胜神洲,那是怎么一回事?”

    守诚将这位当成一位喜欢奇闻轶事的游客,倒也乐意与之闲聊一二,这件事又是佛门的得意之举,顿时笑道:“确有此事,当时天降魔劫,众生遭难,是我佛如来以三藏真经,劝化众生,引之东渡,脱了灾厄,方有今日的东洲生灵,敬天礼地,心爽气平!”

    李彦道:“那北俱芦洲呢?”

    守诚道:“北洲亦得我佛庇护,此洲之人,虽好杀生,只因糊口,亦可引入正途…”

    李彦道:“照此说来,南瞻部洲和西牛贺洲是被放弃了?”

    “我佛慈悲,普渡众生,岂会放弃?”

    守诚轻叹:“只是两大部洲魔劫深重,尤其是那南瞻部州,贪Yin乐祸,多杀多恶,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正是魔头最喜之地,难啊!”

    李彦再看向这香火鼎盛的寺院:“如此说来,东胜神洲能有如此光景,全靠佛法无边

    守诚双手合十,语气里虽然极力掩饰,还是带出了几分荣耀之感:“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李彦心中有了数,准备离去,目光突然一顿,看向不远处的一座佛堂。

    一群僧人从堂内走出,为首的是一位年轻僧人,同样是一位佛修,年龄比起守诚要小得多,修为却极为精深,目光温润,宝相庄严。

    关键是他的相貌…

    李彦问道:“那位僧人是谁?”

    顺着目光,守诚介绍道:“那是贫僧的师弟,法号守纪。”

    李彦道:“我在金陵城内有一名友人,名罗万象,与这位高僧长相颇有几分相似。”

    守诚有些诧异:“守纪师弟俗家姓氏确为罗,却无万象之名,李施主莫不是与师弟的家人为旧识?”

    李彦道:“出家人四大皆空,俗世的亲缘不论也罢今日获益匪浅,多谢大师,在下告辞!”

    “贫僧送施主!”

    虽然这位连根香都没上,更是不曾留下半两香火钱,但守诚还是送出山门,觉得刚刚的交谈如沐春风,心情愉悦。回转殿内,远远就见一道身影静立,淡淡地看过来,正是守纪。

    守诚一惊,主动上前见礼:“师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