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零二章 严世蕃:李时珍就是一个简单纯粹的人,哪有我聪明?-第3/5页



    徐璠怔住:“这等大事,难道有假?”

    徐阶将手中的书递了过去。

    “市舶司?”

    徐璠接过,才发现其内是广州市舶司的记录。

    洪武年间,朱元璋实施海禁,永乐年间,朱棣稍稍放松,此后又严禁,直到正德年间,海商走私泛滥,群臣见私人出海无法禁绝,便因势利导,几大市舶司不再禁止外商来华,国内海商也浑水摸鱼。

    到嘉靖一朝,又重新严格起来,关闭了广州市舶司之外地所有港口,销毁违禁大船,禁止出海私自贸易,将太祖那套再度搬了出来。

    由此海商不满,勾结外贼,倭寇泛滥,杀戮无数。

    直至此前出战,打压了贼寇气焰,方才有所消停,因此市舶司重开,江南织造局的讨论,也成为了近来朝堂讨论的议题。徐璠身为阁老之子,当然清楚,这就是一次外朝与内廷的利益分配,严党力推织造局,是为了在其中贪污渔利,司礼监力主织造局,则是希望太监再度出宫,到达地方掌权。

    再翻了翻这书册里记录的部分账目,徐璠心头一动:“父亲之意,是宫内借此事,向严党施压,妄图在江南织造局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可吕公公……会同意吗?”

    徐阶道:“宫内不只吕公公一人,此事突如其来,不得不防!”

    吕芳的为人他很清楚,绝非贪得无厌之辈,但宫中十万张嘴等着养,他身为内相,清正廉洁也是别指望的,某些事情肯定是会做的。

    所以站在徐阶的立场,当他无法了解宫内发生的具体情况,只能听传出来的风声,是不敢贸然动手的。

    徐璠则接受不了这种谨小慎微,疑神疑鬼:“父亲,此乃天赐良机,一旦被严党度过,重新获得陛下的宠幸,那就不知要等多久了啊!”

    徐阶知道这个儿子心气难平,担心他冲动为之,想了想道:“你可以派人去天师府,如果小阁老回归严府,此事作罢,倘若五日之内他都不出,再来商议。”

    徐璠眼见在家中只有两人的地方,父亲居然还称呼严世蕃为小阁老,心头已是大为失望,行礼道:“是!孩儿退下!”

    看着儿子垂头丧气的离开,徐阶神情中也有些唏嘘,喃喃低语着:“只待两人分开……只待两人分开……”

    严嵩够稳,严世蕃够狠,前者能压制后者,后者能辅佐前者,形成绝佳的配合,再对嘉靖提出的要求无底线的包容,方才形成了偌大的严党。

    徐阶正因为看清楚这点,才选择隐忍,并且认定,要除严党,必须寻找一个契机。

    让严氏父子分开的契机!

    历史上的这个契机,是严嵩的妻子欧阳氏病故,严世蕃不得不丁忧守孝,被徐阶抓到了机会。

    如今严世蕃入了天师府,倘若真的在里面跟着天师修行不出,那确实是机会。

    不然的话,就继续谨慎以待,迎合帝意,久安于位便可。

    “呼!”

    天师府中,严世蕃打坐完毕,一跃而起,神清气爽之余,发现步履又轻盈了几分,暗暗思忖道:“这李时珍修为确实精湛,稍加点拨,就有如此功效,怪不得陶仲文完全斗不过,一年未到就被弄死……只是此人如此痛快地引我入门,是被‘顽石,之说打动,想要度化我么?”

    抱着这样的想法,严世蕃朝外走去,发现原本冷清的府邸热闹起来,医师进进出出。

    他面色一奇,随手拦下一位医师询问:“你们来此作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