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终极真相-第3/4页





    李彦微微点头:“师父当时想来毫无怀疑,毕竟杨大娘子也在发配之中,杨思俭搭救女儿也是理所应当。”

    “而此人当时到底是抱着怎样的想法,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或许是背叛了师父的信任于心有愧,更不忍心长孙氏全族被诛,或许就是单纯的想要救一救大女儿……”

    “无论如何,他确实在其中出了不少力,只是从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杨思俭恐怕十分后悔。”

    哑叔的身躯轻轻颤了颤。

    终于到了那个连他也不愿回首的一段。

    长孙氏千人血案。

    他深悟佛性,确实选择了放下,但不代表心中就毫无痛苦,对于全族的身亡冷漠到无动于衷,只是将这视作磨难,不愿意再苦追凶手,冤冤相报何时了下去……

    更可怕的是,为保自己族人冒险奔走的,和后来谋划将自己族人上下千口全部毒杀,居然会是同一个人。

    “根据目前的情报推测,真正动手屠杀的人不是杨思俭,很可能是新罗来的一个前隋内卫的后人,叫做朴正恩……”

    李彦将朴正恩的来龙去脉解释了一遍,包括他灭了新罗后,派人去倭国寻找朴氏族人,最后发现朴正恩的父亲是曾经的内卫,此人有着一半前隋皇族的血统,为了血脉荣誉感,给吴王李恪复仇的动机。

    哑叔听得先是怔了怔,这徒弟查案是真的拼啊,后来听到吴王冤魂,又不禁沉默下去,眼神里流露出深深的悲伤,双手准备合十。

    李彦打断了佛门的皈依:“师父,这不是因果报应,朴正恩以为自己是为吴王报仇,实际上是杨思俭利用同为前隋皇族血脉的关系,在达到自己的目的,否则后来不会焚毁都官司,毁掉证据,生怕别人发现这起案件。”

    哑叔定了定神,手指轻轻颤抖,在地上写道:“为什么?”

    李彦低声道:“从时间上推测,那个时候成为司卫少卿的杨思俭,也将面临着一件大事,杨小娘子将嫁给太子殿下为妻,成为未来的皇后,他要当国丈了……”

    哑叔瞳孔猛然收缩:“所以他准备抹掉过去的所作所为?”

    李彦点头:“其实这样分析,就很符合杨小娘子为什么能入帝后的眼,先帝对于外戚的态度,向来是用过不用功。”

    “比如贺兰敏之,正是做了那等恶事,有了一个巨大的把柄,才被先帝留下,只要先帝愿意,随时可以将贺兰敏之除去,避免外戚尾大不掉的局面。”

    “杨小娘子如果要成为太子妃,他本身又是出身于弘农杨氏最显赫的观王房,那么杨思俭若为外戚,把柄在哪里?”

    “现在一切真相大白。”

    “杨思俭是监察百官的暗卫,还背叛自己的亲家,有朝一日他如果不听话了,这样的过往足以让他身败名裂!”

    “他只不过是前一个贺兰敏之罢了!”

    “当然,那个时候的杨思俭,或许对于帝后的了解还不够。”

    “他不知道自己被选上,正是因为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去,还对此忐忑不安,毕竟一个女儿为妾,一个女儿当太子妃,這份地位悬殊未免太大……”

    “這个时候,他就特别后悔之前多事,为什么要为长孙氏奔走,在那个时候保下全族性命呢?”

    “因为长孙氏毕竟是先帝的母族,母族的香火总要有人继承,万一有朝一日长孙氏剩下的族人从岭南被召回,尤其是师父的嫡长子和杨大娘子回归,他这位国丈如何面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