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四章 主动出击,制止凶案-第2/3页



  真正进入北市,李彦也发现,弓嗣光不仅没有半点夸大,反倒还略略谦虚了。

  这里与长安确实大不一样。

  长安的灯火,全靠街边屋舍点起,再是密集,到了夜间也不免清冷。

  而北市东连漕渠,天下舟船汇聚,常有万余往来,填满河路。

  此时街上车马相堵,河上众船绵延,似乎早有约定,于短短时间内齐齐亮起灯火。

  一时间仿佛银河繁星倒映入人世,蜿蜒而去,一望无垠。

  “哇!”

  婉儿看得长大了嘴巴,小王子虽然见过,也依旧难掩震撼。

  唯独李彦看着船只集聚,微微皱了皱眉。

  弓嗣光则露出作为一个洛阳人的傲然:“街道宵禁,坊内狂欢,长安的平康坊也是如此,但人流就远不及此处了,李机宜请看,这两侧多是酒食逆旅,无论是哪地美食,都能在北市找到,一解思乡之情。”

  李彦点头:“这倒是不错。”

  弓嗣光来到这里,自信明显回归,腰杆挺直,在前面引路:“请!”

  漕渠附近,有一位位吏员似乎正在察验船只的货单,那些船主正点头哈腰,满是讨好,突然发现眼前吏员没了影子,齐齐迎上,对着骑在青骢马上的弓嗣光躬身道:“见过五郎!”

  弓嗣光掸了掸手:“你们去忙吧,我这里有贵客要招待呢!”

  吏员恭敬不已,齐声应道:“是!”

  李彦见了,目光微闪:“这些是洛阳户曹下的吏员?”

  弓嗣光笑道:“李机宜真是慧眼如炬,是啊,他们是我三哥麾下的吏员。”

  李彦点头:“原来令兄是分押户曹的洛阳少府。”

  这个职位对应到长安,同样的户曹是李峤,赵郡李氏的嫡系子弟,不仅是进士出身,更参加制科,得到李治另眼相看,才升职到了如今的位置,凭借户曹的位置,曾经对窦氏商会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关键在于,洛阳的户曹比起长安实权大了太多,单单是管理漕渠这一项,就举足轻重。

  李彦已经确定,弓氏最大的优势,正是扎根于漕运之上。

  不仅是此处,想想弓氏的官员分布,这个家族崛起于汴州,兴盛于洛阳,后来蒲州刺史也是弓氏人。

  而蒲州和汴州,分别位于洛阳的上游和下游,弓氏把这三个地方控制住,在漕运上几乎就是说一不二,平时能够轻而易举的卡住各地商人的脖子不说,关键时刻还能作为重要的政治筹码。

  毕竟隋唐时期的洛阳,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作为大运河的枢纽,漕运的命脉。

  銆愯璇嗗崄骞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杩戒功a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诲惉涔︽墦鍙戞椂闂达紝杩欓噷鍙互涓嬭浇銆/p>

  天南地北的货物都能通过水路汇聚过来,付出的运输成本和时间,要远远少于陆路。

  如果长安漕运得当,这次关内的灾情根本不会到达那个地步,粮食早运进去了。

  历史上安史之乱爆发后,中央对各地的控制力度大减,如果没有江南以漕运输血,更是会连年困顿。

  “趴在漕运上吸血,都嫌不够,还要去侵夺军士的田地?”

  李彦眼神微冷,现在还不能确定后者是否为事实,如果是真的,这种贪得无厌的家族,绝不能留。

  弓嗣光不知道几声恭敬的问好,就把家族的战略秘密暴露得差不多了,还在兴冲冲寻找旅社,准备晚上安排些好康的,给贵客助兴。

  长安有平康坊,洛阳自然也有承担重责的地方,而身为弓氏子弟,回到那里就跟回到家一样,特别专业。

  就是不知道这人到底喜欢哪样的,弓嗣光也不太敢问,眼珠转了转,准备找都知娘子。

  他可不是真的来认错的,是来探明李元芳提前来洛阳为了什么。

  那他自己不习惯卑躬屈膝的套话,让都知娘子出马,这些色艺双绝的名妓,不仅诗词书画样样精通,更会讨好客人,觥筹交错之间,最容易探听出秘密。

  “李机宜请随我来!”

  有了主意,弓嗣光当前引路,目的地就鲜明了许多。

  很快,众人被他引入一条人流稀少,档次却更好的巷子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