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四章 谜题解开了!-第2/3页



  听了李彦的话,丘英苦笑:“元芳你看事情真是透彻,但是不是去东都,还有一个原因啊!”

  李彦道:“政治中心东移?”

  丘英点头:“正是如此!”

  武则天时期,先后任命了五十六位宰相,而可查籍贯的,更是有三十九人是关东籍。

  这与洛阳神都变为了大唐的政治中心,有着密切的关联。

  李彦皱眉:“那按丘叔之意,陛下不去洛阳,是因为政治中心不需要东移了,现在朝中是什么情况?”

  丘英露出不满:“你们出使的这一年,朝堂可不太平,李敬玄罢相,来恒入阁,江南士族折腾起来了!”

  李彦眉头一扬:“来侍郎入阁?”

  来恒是江都人,也就是江苏扬州,杨广摆烂的地方。

  隋末江都兵变时,杨广被宇文化及所杀,来恒的父亲来护儿和三个哥哥一同遇害,只剩下年幼的他和兄长来济。

  而兄长来济,在贞观时期就入朝为官,到了李治登基后成为宰相,却由于反对立武媚为皇后,被流放而死。

  现在让来恒入阁为相,江南士族确实会大为喜悦,他们终于有主心骨了。

  丘英的话也证明了一点:“来侍郎入阁后,兼吏部侍郎,提拔了不少江南官员,朝中反对者众多,每日朝会可够热闹的。”

  李彦觉得江南士族应该得到公正对待,关中士族可不会这么认为,官位和权力就那么多,你多了我就少了,那可不死劲掐么?

  政治斗争是永恒不变的话题,李彦知道避免不了:“该去洛阳,还是要去洛阳,那些关中士族不愿去,是因为大运河与江南的漕运供给息息相关,他们不愿意受制于江南士族,可陛下应该赞同啊!”

  丘英道:“我离开长安时,陛下身体不适,整日昏沉,无法动行。”

  李彦问:“太子殿下呢?”

  丘英低声道:“太子确实上奏请命去洛阳就食,陛下回绝了,想也知道,陛下不可能让太子带着百官去洛阳的,这不奇怪……”

  李彦知道不奇怪,但目光还是寒了寒。

  李治的身体再不好,能比太子更差?

  这个年代,车马劳顿,除非如杨广那般坐船下江都,否则路上确实不好受。

  但皇帝和百官不去洛阳,老百姓就更不好受。

  李彦冷声道:“士族百官的花销用度,绝不会因为灾情而削减,食禄者不与民争利,他们却在与民夺食,怪不得今年的灾情如此严重,原来不仅是天灾,还有人祸!”

  丘英脸色微变:“元芳,这话回长安,是千万说不得的!”

  李彦语气依旧冷冽:“我在吐蕃王城,见那流民处处都是,就知噶尔家族看似势大,却有满族倾覆之祸!平民百姓过得已经够苦了,至少要给一条活路,太宗之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忘光了?”

  丘英叹了口气:“我知你从小贫寒,知民间疾苦,但这些事情,唉……等一等也就过去了!”

  李彦目光闪了闪:“那我就等一等!对了,丘叔,我之前拜托你查一查内卫老人,你可想到有什么旧识,符合我所说的那些条件?”

  他话题转得太快,丘英不由地怔住,瞳孔明显的收缩了一下,摇头道:“暂时还没有。”

  缓了片刻,丘英问道:“不过元芳,你为什么会认为那人会是内卫老人?刺客到底是谁?”

  李彦道:“刺客身份敏感,我还在审讯,此人极难开口,我才要直接锁定他背后的党羽。”

  丘英又问:“那与内卫何干?”

  李彦道:“因为刺客的言行举止之间,对于内卫不仅熟悉,而且有着相当程度的好感,明明是敌我双方,为何如此?”

  丘英恍然:“内卫重立不过两年,此人背后是内卫老人的可能性确实很大,好,这件事我会留心的!”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

  他舒了口气:“元芳,还有别的事情吗?”

  李彦道:“无事了,我送丘叔。”

  一路送出府门,丘英转身凝视了李彦片刻,张了张嘴,终究化作一句:“别送了!”

  “丘叔慢行!”

  李彦目送丘英离去的身影,久久不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