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八章 王孝杰:本王要无为而治!-第2/3页



  毕竟赞普没道理这么做,否则之前一通忙活,求个啥,为臣子无私奉献?

  但接下来,众人发现,这家伙是真的不管事啊!

  甭管下面怎么争,就算孙波茹落于下风,赞普也坐在高台上,闭目养神。

  而末农茹本也不好意思求救,直到三茹主动退让。

  毕竟这是赞普主动让利,他们也不敢太过分,在试探了态度后,脆弱的联盟分崩离析,自己争起来了。

  效率可想而知。

  赞悉若在高台上吹了大半天寒风,人都吹傻了,结果连定多少御史职务都没解决。

  四个茹本争得面红耳赤,谁都说服不了谁。

  好个臣主!

  终于,手脚冰冷到都感到不到的赞悉若,实在受不住了,突然开口道:“御史制度难定,本相请王上定夺!”

  此言一出,其他四人立刻停下,齐齐用愤恨的目光瞪了过来。

  赞悉若顾不上了他们,看向坐得最高的赞普。

  你都二十多年大权旁落了,如今忍辱负重,一朝得势,就别装了,揽权吧!

  只要快点把会开完,我咬咬牙,都愿意配合你!

  王孝杰真快睡着了,被惊醒后,不耐烦的摆手:“大论未免急切,本王近来听李使节讲述,唐人有一门治国之术,叫无为而治,以制度约束臣民的行为,君王并不过多约束,让当臣子的充分发挥能力,此法挺符合我吐蕃国情!”

  三位茹本闻言狂喜:“王上圣明,李使节所言的无为而治,一听就是治国良方啊!”

  再看向赞悉若,他们连大论都不叫了:“噶尔茹本,难道王上如何治国,要你来教吗?”

  赞悉若牙都要咬碎了,却不得不退下:“不敢!不敢!”

  茹本继续争权。

  王孝杰继续无为。

  ……

  “师父,他们争得好有意思啊!”

  高台之下,李彦三人去休息了好一会儿,喝了些茶汤暖了暖身子,回来又看戏。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

  杨再威根本不感兴趣,闭目练功。

  上官婉儿则津津有味的看着四位茹本争权,不时请教请教。

  李彦隔岸观火,对于五茹的争斗看得清晰,偶然指点徒儿几句。

  不过紧接着,他也看不懂了。

  因为相比起之前的单个争斗,高台上开始结盟。

  区区四个茹本,互相结盟打压,排列组合出十多种变化。

  那言语机锋,实在眼花缭乱,对各自的恶毒挖苦,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李彦不在乎深层次的斗争了,只当听个乐子。

  直到太阳落山,王孝杰和赞悉若同时醒来。

  一个是带薪睡觉,一个是眼睛一闭险些没睁开来。

  但看着半点进展都没有的会盟,王孝杰终于开口:“本王还有一事!”

  赞悉若精神大振,四位茹本神情也变得凝重:“来了!”

  王孝杰所说的事情,却与他们所想的大不一样:“本王此前遇刺,幸得唐人使节李元芳相救,此后李元芳又多次立功,助我蕃国良多,本王无以为报,欲封他为赞普钟,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愣住。

  赞普钟就是赞普的弟弟,相当于唐人的御弟,地位极高,就算是亲弟弟也不见得能封赏,怎能给一个唐人?

  赞悉若变色:“王上,此事万万不可!”

  其他四位茹本也道:“王上,这不合规矩!”

  使节虽然持旌节,代表唐皇威仪,但终究是臣,你和他兄弟相称,岂不是无形中向唐皇称臣?

  松赞干布时期,吐蕃隐隐为大唐的藩国,却也没有真正定下关系,祖宗法制不可违……

  王孝杰真情实意的道:“若无这位李使节,就没有本王的今日,也正是他与本王谈论无为之治,本王深以为然,此番赐封,也是深表两国友好,诸位不必多做联想!”

  赞悉若还要再说,就听另外四位茹本异口同声道:“王上圣明!”

  就是这小子跟王上说无为而治的?

  活该当赞普钟!

  毕竟是虚职,不涉及实权,连赞普都不介意在唐皇面前矮一头,他们操什么闲心?

  在上官婉儿无比崇拜的目光中,李彦走了出来:“多谢赞普,愿我两国友谊长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