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老家



  李牧老家位于宁阳市县城下的一个偏远农村。

  距离他现在居住的地方,大约三十多公里路程,开车需要四十分钟左右,李牧以往也会选择在儿子上完礼拜六的兴趣班后,带他回去住一夜,等第二天在老家吃过午饭,再带儿子回来上星期日下午的课时。

  时间上总归有点匆忙。

  不过这么多年过来,李牧已经习惯了。

  他现在的生活,无非就是围绕儿子转两圈,再围绕父母转一圈。

  至于他自己,李牧并不怎么在意。

  有时确实感觉有点累,想要好好休息一下,但真躺在沙发上,李牧又被内心的不安鞭策起来继续奔跑。

  “然然”

  车子停在一栋两层小楼前。

  李牧就见到他父母已经一脸喜悦的迎了上来,拉开车门将李然抱下来,老两口就在他的小脸上又亲又捏。

  除李牧父母外。

  他们身后还跟着两个一头花白的老人。

  这是李牧的爷爷奶奶。

  两位老人今年八十出头,没病没灾,身体很硬朗,同样一脸喜色的看着李然。

  四代同堂。

  李然是第四代,也是老李家唯一可以延续香火的男丁。

  所以在李牧爷爷奶奶眼中,李然就是宝贝疙瘩。

  “又长高了”

  李牧父亲李建国比划了一下孙子的高度,更是喜不甚喜,嘴上的笑意都可以捏成一朵喇叭花了,道“我家然然再过两年,都可以赶上爷爷了”

  “太爷爷,太奶奶好”

  李然乖巧的叫了一声。

  “好,都好”

  李牧的爷爷揉了揉李然脑袋,连忙问道“坐车累不累?”

  “不累”

  李然摇了摇头。

  “我家然然真厉害”

  李牧爷爷竖起一根大拇指,夸奖道“不像太爷爷坐个车还晕”

  穿过大门。

  李牧看到屋檐下挂着十几条咸鱼和切成条状的腊肉,还有灌好的香肠,这些东西都是为过年准备的。

  门口架的铁锅里,正抄着花生。

  李牧父母比较讲究,自己在家能做的东西从不愿去买,也比较爱干净,纵然是寒冷的冬季,在李牧家两层小楼外墙连一根杂草都不会存在。

  一旦有草。

  都会被李牧父亲拔掉切碎,扔门前鱼塘里喂鱼。

  一年四季皆如此。

  最后鱼肥了,周围也干干净净。

  李牧家居住在村子最东边,围墙外栽种了几颗果树。

  春季。

  李牧父母会在树下种一些蔬菜,南边圈了一块地,同样种植了蔬菜,李牧平时回来也会在菜地摘一些带回去,夏日豆角,茄子,青椒,萝卜,青菜,丝瓜。

  秋日菠菜,芹菜,油菜,西兰花,茼蒿。

  就连冬日也会有一些卷心菜,莴笋,甜菜之类的。

  所以李牧一直为自己生活在这样家庭,拥有这么勤劳的父母而感到幸福。

  家里整洁干净。

  父母慈祥宽容。

  这应该是全天下为人子女最想要的父母。

  将行礼放在客厅沙发上,李牧拿起铁铲帮忙翻炒花生。

  他不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年轻人,自己能做的都会竭力去做,纵然有时做出的结果与预期会存在差异,但李牧依然会做。

  一次做不好,就做两次,总会有预期和结果一致的时候。

  因为他已经三十出头了。

  坐在九零后头班车第一个位置上,他的身上已然被赋予了一种叫责任的东西。

  剥两个尝了一下,李牧感觉差不多熟了。

  连忙抽掉炉灶下的柴火,将花生连同沙粒铲进簸箕里,接着将沙粒扬掉。

  炒好花生,李牧继续炒瓜子。

  “这个你炒不好,还是我来吧!”

  李牧的母亲徐梅接过儿子手里的活,一边快速翻炒,一边道“你大姨早上打电话过来问你什么时候回来”

  “又相亲吗?”

  李牧脸部肌肉不受控制的抽动几下。

  “嗯”

  徐梅点点头,直接道“我与她说你下午回来,她就让你下午四点到她家”

  “不靠谱”

  李牧无奈道。

  “那也要去一趟,毕竟你大姨也是一番好意”

  徐梅劝道。

  “我知道了”

  李牧点头同意,随即看了一下时间,道“等一会我就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