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包子就蒜-第4/5页





        “所以南宋败亡了。”王洛嘉说,“统治阶级只顾着享乐,把精力花在这上面,岂能不亡。”

        白柠赶紧转向,本来她是立科普的态度,现在转成痛斥奢靡之风的高度,她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说是外地有个知府,雇了一位临安来的厨娘,据说做的一手好羹汤,厨娘做羹用十个羊头,只剔取脸肉,其余的直接扔了,有别的仆人捡起地上的羊头,被她嗤笑说你怎么跟狗一样。

        做羊头羹还需用五斤葱,只取葱心最嫩部分,其余弃之不用,这样做出来的羊头羹确实美味,令人赞不绝口,但一道羹汤的手工费也是价值不菲的,所以连知府也用不起,用了两个月就遣走了。

        “相府里连剥葱剥蒜的都有专人,光厨子就有几百人,细分到了极致,有的厨子一辈子只剥蒜,剥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可是也只是会剥蒜。”

        听了白柠的话,大家顿觉吃啥都不香了,都赶不上临安豪富们的奢靡。

        慧娘眼珠一转说:“咱们包包子吃吧,好久没吃过包子了。”

        刘骁说:“好,就吃包子。”

        一行人上岸采购了面粉和馅料,就在船上和面包包子,白柠在宫里是做司苑的,但对于美食也有研究,她特地露了一手,指挥厨子把猪肉上的肉皮取下熬制,再静置成皮冻,等次日包灌浆包子。

        这一顿包子等到第二天上午才吃上,各种馅料的都有,灌浆皮冻包子,猪肉细粉包子,鸡蛋虾仁包子,还有羊肉包子,素三鲜包子,蒸笼一开,香味四溢。

        香味引来了邻船客人,这艘船是昨夜抵达扬州的,就停在旁边,两船的船舷相接,支起窗户就等于面对面,客人一口原口音,向这边讨要包子吃。

        刘骁向来出手大方,让人将每种馅的包子各拿五个过去,对面投桃报李,送了两瓶酒,一些糕点过来。

        古代的糕点没什么花头,无非是米面加糖和油,没有用奶油的,滋味自然不如现代糕点,刘骁没当回事,发给小的们吃。

        白柠说:“黄粑、砂盐糕、风雪糕、麻饼,这都是泸州特产啊。”

        各地都有贡品,白柠认得泸州特产也不为奇,但这个年客人一口河南话就奇怪了。

        刘骁对邻船客人说:“吃包子不喝酒,天打五雷轰,老兄,可有雅兴喝两盅?”

        那客人一袭蓝袍,五十岁左右,一张饱经风霜的日记的老脸,待人接物极其老道圆滑,他欣然道:“正有此意。”

        两人隔着一衣带水,对饮起来,泸州的水酿的酒确实好喝,包子更是美味。

        年人抛过来一头蒜,学着刘骁的话说:“公子,吃包子不就蒜,滋味少一半啊。”

        刘骁接了蒜,发现没剥皮,于是随手交给白柠。

        白柠有些错愕,她十指纤纤,可没干过剥蒜的活儿。

        慧娘伸手过来:“我来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