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4章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对于新丝绸之路的演讲,江洋可谓是八面玲珑。

        他对不同的人群用着完全不同的说辞。

        针对于北美一套说辞,针对于东亚和周边地区一套说辞,针对于项目联合者一套说辞,针对于身边的学生和商人们又是另外一套说辞。

        他游走于至少三个不同的立场上,去对新丝绸之路的铺垫及未来做出不同的分析,并灌输和植入到那些倾听者的脑海中。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新丝绸项目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正在逐渐的在全球各个国家落地、生根。

        这个指向性极为明确的项目,开始逐渐让以塞恩为首的共祭会及背后的美国正府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几乎同时,塞恩也开始游走于欧盟各国家,以盎格鲁撒克逊种族为首的,包括犹太国在内开始了他的精神灌输。

        方式与江洋一样。

        演讲。

        比起江洋,塞恩的影响力大了不止一个级别。

        无论是号召力还是感染力,他都胜过江洋一筹。

        江洋演讲的是关于促进新丝绸之路与各国间的合作,而塞恩则是从更高的点向下打击。

        他讲的是制度。

        “曾经有一次,苏联人参观美国的汽车工厂。”

        巨大的演讲台上,背景还是那个躲藏在黑暗中注视着芸芸众生的眼睛。

        塞恩依旧是穿着普通的牛仔裤,淡黄色的polo衫,腰间挂着一把别克的车钥匙侃侃而谈。

        每踱一步,腰间的钥匙就会轻轻摇摆。

        若不是他的身份提醒着场内的人,他这身打扮看起来像是90年代的包工头一样。

        “苏联人问,这个工厂是谁的?”

        塞恩手持话筒,开口后便看向台下的共祭会成员们,以及那些顶级的企业家和学者们。

        这是一堂公开课,故而里面还掺杂了不少的学生。

        台下静默,等待着塞恩的下文。

        “这时有人回答:是福特先生的。”

        “苏联人又问:工厂门口的车都是谁的?”

        “再次回答:工人们的。”

        台下众人纷纷跟同伴对视,只是用笔记录,没有多言。

        塞恩停顿数秒钟,再次开口。

        “有一次,美国人又去参观了苏联的汽车工厂。”

        “美国人问:这个工厂是谁的?”

        塞恩眉毛微微挑起,饶有兴致的道:“苏联人是这么回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