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效率才是王道-第2/3页





    对于学习,唐蕴风从来不提倡死用功,也从来不认为死用功的作用有多大。学习是需要时间的积累,但积累的是知识,不是单纯的时间。在学习中,效率才是王道。他一个月学完一个学期的课程,难道靠得是死用功吗?显然不是!

    以前的时候,他碰到过这样的同学,学习看上去很刻苦,背书、做题、做作业都很认真,但成绩就是不理想,始终在班级的中下游水平。是他笨吗?不是的,除了个别人之外,正常人的智力水平其实差不多。是死读书吗?有点,但不全是。

    说到底,那位同学的认真用错了地方。学习就像蓄水,一边要不断扩大蓄水池的规模,一边要不断的引进水流,同时还要防止蓄水池的渗漏。通过他跟几位类似的同学聊天,他发现这些同学的精力,全都放在了引进水流上,从来没有考虑过蓄水池装不装得下这些水,水池有没有渗漏。这些同学的通病,要么是蓄水池满了,装了很多杂物,水流进来根本留不住,直接就溢出去了;要么是水池上有个大窟窿,水流一边进一边淌,引进来的水流根本留不下多少。

    有人说蓄水池不可能无休止的扩建下去吧,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人类的大脑有存储极限,但多数人的表层记忆确实是有一定限制的。那么该怎么办呢?溯本清源,将一些不重要的东西或者浑浊的水流放进地下,也就是深层记忆之中。水池里全都换成纯净的水源,并不断凝练,这样一来,只要表层记忆的知识框架和大纲清晰,就可以顺藤摸瓜,牵出深层记忆的内容。

    唐蕴风的天赋不错,但绝不是过目不忘的天才,他的短期记忆力很强,但需要理解巩固后才能记住。比如现在,凭借刚才的记忆,他将《宏观经济学》的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先列出了框架,然后补充要点。再然后,针对各个要点进行名词注释、定义说明。三步走下来,这一章的内容,基本上就在他的脑子里生根了。

    如果有记不清楚的地方,他会把这个地方出现在该章节的哪一部分哪一个要点上记录下来,回头着重看看,补充进去。这样一来,这一章节的内容在他的脑海中就像一棵大树,主干、枝干、分枝三个部分三个层次,条理清楚,脉络分明,顺着主干的记忆找下去,有方向很容易就能找到。

    这就是他的学习方法,也是他学习效率如此之高的原因。此外,就是时间的安排和利用,不是有那么句话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这句话像是调侃,但不无道理。比如现在,谁能想到一个在《苍茫大陆》玩游戏的人,在筑造房子的时候,将宏观经济学一大本书的八分之一给搞定了呢。

    当然了,他的方法不见得适用于每个人,他曾经尝试帮助那些认真刻苦但成绩不好的同学,但效果不尽相同。有的学了之后,成绩突飞猛进;有的学了之后,成绩进步不大,至于原因,唐蕴风就不是很清楚了。

    为什么帮助那些刻苦认真的同学?呵呵,那些不想学的家伙,你就是有一万种好方法,他就是一个不用,你能如何?!所以说,学习这玩意,是个主观能动性问题,严厉的监管等外部环境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起到根本作用的,还得是自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注意,这里的学习并不单纯指学习文化知识,包括游戏、绘画、足球和篮球等,这也是为什么说兴趣才是最好学习动力的原因。同样,唐蕴风对这句话认可一半,因为兴趣有时候真得不能当饭吃。

    这一天,唐蕴风完成了行会驻地二进院落的筑造,同时也完成了《宏观经济学》三个章节的学习。睡觉前,唐蕴风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将今天学习的三个章节整理到了自己的笔记本上。这是他今天学习的第二次巩固;躺在床上后,唐蕴风开始在脑海中对比笔记本和课本的内容,查找有没有记录不全的部分,这是今天的第三次巩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