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成功与述职-第2/2页



  徐易也只是收集了几株【百华草】。

  刚才述职,有不少声音讲,沧河以南这边准备再设立一镇。

  徐易也在任务栏上看到了不少寻找灵脉的任务。

  他也是相信这种推断的。

  灵阵就是基于灵脉之上的。

  没有灵脉就没办法建城。

  微型灵脉只能建村规模的城。

  只有小型灵脉能建造镇城。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找寻一处小型灵脉。

  或者村庄之中的微型灵脉孕养一两百年之后也有可能成为小型灵脉。

  至于无主的微型灵脉要成长为小型灵脉,时间起码要翻一倍。

  镇城的小型灵脉孕养一两千年,也有可能成为建造县城的中型灵脉。

  徐易相信这块儿平原应该是不缺灵脉的。

  另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是人口。

  听说已经找到了不少的微型灵脉,但是迟迟没有建立新的村庄。

  他考虑要不要现在也开始布局两山平原。

  现在两族已经划河而治。

  沧河之南也拥有整个两山平原三分之一的面积。

  这边的土地也是拥有不少资源的。

  仅仅这里的灵脉就能养活不少的人口。

  徐易带着这些思考返回了蓬山镇。

  在镇城门口,他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

  许多的凡人被修士保护着,向着营口村方向过去。

  他特意去查了一下最近金阳牛的价格。

  几乎涨了一半的灵石。

  另一个城门口,感觉整个定北州的凡人都在向这里迁移。

  如果按照这种想法来说。

  可能定北王却对不仅仅是想建立一个镇,他可能想建立一个县。

  之前三镇向蓬山镇这么主动的迁移人口,他还疑惑赵玉麟对王家的支持力度怎会如此之大。

  三镇的人口迁移,背后就是赵家在推动。

  现在看来,赵家应该也在谋划自己的利益。

  徐易想到了什么。

  直接就问询了从灵海镇迁过来的一些家族。

  “老人家,你知道灵海镇建立有多久了吗?”

  一位老者在街边休憩,这一片当时规划的基本都是灵海镇过来的人。

  老人家听到后,也是微微睁开了眼,看到眼前的徐易。

  急忙想要起身。

  “见过司兵大人。”

  当时组织迁移的时候,基本都由徐易率领镇军沿途护送。

  他直接清按了一下,示意老者不用起来。

  老者明显有些紧张,但还是认真思考起来。

  “小时候,听家中一位长辈说起过,已经在灵海镇生活了四代人。”

  “家里也曾经出过筑基修士,后来才慢慢衰落下来。”

  “算是时间应该也有六七百年了。”

  徐易表示感谢,又继续问了不少人。

  得到的结论就是,灵海镇建镇应该有八百年左右。

  “赵家应该不会....,但不会的话又不符合赵家的利益。”

  不用徐易再推测了。

  不久后。

  四镇可能成县的传言瞬间就传遍了整个北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