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引出伏兵



  曹恪听见陈到询问自己应对伏兵的办法,寻思片刻,有了主意。

  他随即对陈到说道:“这个很简单,我军只要分出部分兵力前往山下,将伏兵引出,然后与后面的人马一道夹击贼人即可。”

  他又指着两里远处的玲珑山,说道:“那山的南边,  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我前去诱敌的人马到了山下,遭遇贼人伏击后,就向南边撤退。山贼见我军败退,必定下山追赶,如此一来,必会将侧翼暴露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

  又道:“等贼兵下山,  追赶我军诱敌之兵的时候,我军大部人马再上前冲锋,  必能将那帮乌合之众杀得溃不成军。”

  陈到道:“然后我军再趁得胜之势,上山抢占敌寨?”

  “然也。”曹恪道。

  陈到似乎是没想到曹恪不但精通武艺,而且还颇有谋略,不由得呆了片刻。

  须臾,赞道:“真是条好计策!”

  曹恪道:“只是我不能擅自行动,必须报与郎将知道,请他率大部人马配合我部行动。”

  正说话间,有个曹德的亲兵骑马赶到他的面前,对了拱了拱手,问道:“郎将差小人来问校尉为什么停止前进?”

  曹恪对那人道:“你去跟郎将说,我料前面山林中有埋伏,打算率本部人马前去引出伏兵,请郎将到时候引大部人马上前攻击贼人伏兵。”

  那人应了一声,拨转马头,策马向后方疾行两百余步,赶到曹德面前,  将曹恪说的那些话如实上报。

  曹德闻言,让那人退下。

  他让王双、冯楷的步兵留在原地待命,自己亲自领着无盐营右部中曲五百骑兵脱离本阵,  沿着官道旁边的原野向西边疾行,赶到曹恪面前,问道:“伏兵是怎么回事?”

  曹恪道:“末将刚才看见许多鸟雀从那座山林中飞出,料那里面藏了贼兵许多人马,专等我军到来。”

  曹德问道:“然后你就想把伏兵引出?”

  “不错。”曹恪颔首道。

  “你且说说怎么引?”曹德又问。

  曹恪便将不久前对陈到说的那番引出伏兵之言对曹德说了一遍,又建议他在击败贼人之后,引大部人马攻打山寨。

  “好,就依你的主意行事。”曹德一脸关切地对儿子说道:“只是去引伏兵的时候,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郎将放心,末将不会有事的。”曹恪连忙安慰自己的老爹。

  现在是公事场合,他因此称呼曹德为郎将,自称末将。

  曹德便让曹恪领左部上前诱出伏兵,又叫亲兵去王双和冯楷面前,要他们领着各自的部曲快步上前,赶到中曲骑兵后面,做好战斗准备。

  至于高顺的陷阵营,曹德没有让他们参加此次战斗的打算,  只因左、右两部的兵力多达两千余人,  足够应付玲珑山上的贼兵。

  正当王双、冯楷分别领着右部左、右两曲上前与曹德的五百骑兵会合之时,  曹恪已经引着左部千余人马沿着官道走了两里路,赶到山脚下。

  玲珑山方圆数里,山上树木葱郁,易于藏兵。

  却说刀疤脸头领见曹军赶到山下,进了自己的伏击圈,喜不自禁。

  他随即命号手吹响号角,示意林中伏兵出击。

  陈到听到山上传出的号角声,尽管已经有所准备,可还是吃了一惊,对曹恪说道:“校尉,山上真有伏兵!”

  曹恪喝道:“众军转向,朝南边撤退,注意保持阵形!”

  说完,拨转马头,下了官道,在陈到、曹大福等骑手的护卫下策马在原野上疾驰。

  潘璋和路招也引着左、右两曲步卒向南边撤退。

  刀疤脸头领见曹军败退,有些得意忘形。

  他随即从腰边抽出佩刀,大声喝道:“孩儿们,随我下山追赶官军!”

  “冲啊……”

  “杀啊……”

  千余喽啰叫喊着,有的拿着环首刀,有的拿着竹枪,跟在刀疤脸头领的战马后面,步行下山,追赶曹军“败兵”。

  与此同时,曹德已然领着无盐营右部一千五百人马赶到山脚下。

  他见山贼伏兵已经被曹恪的左部引出,大喜过望,随即将手一挥,喝道:“全营突击,击败贼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