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定情



  两天后,于扶罗麾下大当户奉命送三千匹战马到曹营。



  曹恪命军需官将三千匹战马悉数收到军中马棚喂养,准备等回到鄄城之后交给曹操,让他处置分配。



  又过了两天,有曹军斥候回到圉县大营,向曹恪报说浪荡渠西岸的匈奴兵拔营都起,沿着官道向尉氏那边进发。



  曹恪担心于扶罗使诈,趁尉氏守军防备松懈时攻城,于是写了一封密信,并绑在一只鸽子上,送给牛金,要他在匈奴兵过境之时,坚守城池,不得出城,同时让开大路,放对方过去。



  他还派出一支由五十人组成的斥候队,跟在匈奴兵后面,严密监视。



  匈奴兵到了尉氏境内,并不攻城,而是沿着官道径直向西北边行进,经河南尹和河内郡,前往河东白波谷。



  曹军斥候队等匈奴大军出了兖州地界,进入河南尹的开封县,才拨转马头,动身返回圉县复命。



  曹恪得知匈奴大军如约退走,这才放下心来,又让人前去尉氏通知牛金,命他带兵马返回圉县。



  尉氏那边,牛金接到曹恪的命令之后,便引着一千骑兵前往圉县,与自家大军会合。



  至于尉氏的防务,交由县尉负责。



  当初匈奴大军攻克尉氏,由大汉朝廷任命的县令和县丞皆死于乱军之中,县尉兵败被俘,被囚禁于城内胡兵大营。



  牛金收复尉氏之后,就将县尉释放,并让他官复原职,组织城中百姓守城。



  却说曹恪在牛金来后,便要领大军北上,前往鄄城。



  在动身之前,他再次来到城内的蔡家别院,与蔡谷、赵五娘、蔡琰、蔡琬等人辞行。



  蔡谷得知曹恪过来,便让门人将他请到自己的住处少坐。



  曹恪到了蔡谷住处,见过那位蔡家的族长及其妻子阮氏、小女蔡莹二人,在那里坐了半个时辰,便告辞离开,去见蔡琬。



  他到了赵五娘住的小院门口,请门人进去通报。



  等了不到半刻钟,门人去而复返,请曹恪进去。



  曹恪刚刚跨过门槛,就看见蔡琬身穿一件粉红色襦裙,站在门边。



  “今天怎么有空到我家来?”蔡琬面带羞色,问道。



  “我是来向你们辞行的。”曹恪说道。



  “辞行?”蔡琬闻言,不由愣住,须臾问道:“你要回去了么?”



  “是啊,我要带兵回鄄城了。”



  “那匈奴人呢?”蔡琬问道。



  棘奴就要离开了,也不知道那帮匈奴人退走没有,以后还会不会再来攻打圉县。



  曹恪看出了蔡琬心中的不安,扶着她的香肩,说道:“放心,于扶罗已经答应归顺我大伯,并引兵退往河东。”



  “匈奴人去河东了?”蔡琬将信将疑地问道。



  曹恪点了点头,道:“不错,他们已经离开了兖州,不会再来骚扰你们了。”



  蔡琬闻言,心中喜不自禁。



  可是一想到曹恪很快就要离开自己,她顿时又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曹恪见蔡琬脸色忽变,不由得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世兄,战事结束后,你一定要来娶奴家!”蔡琬柔声说道。



  “放心吧,战事一结束,我就上门前来行纳采之礼,把你风风光光地娶进家门。”



  “好,奴家等你!”



  蔡琬这时伸手将插在自己头上的一支玉簪取下,交到曹恪的手上,一脸娇羞地说道:“这支簪子,是我外祖母留给我的,今天送给你了。”



  曹恪接过那支玉簪,问道:“这是定情信物吗?”



  蔡琬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低着头,久久不语。



  “是不是?”曹恪又问。



  蔡琬低着头,过了片刻,才轻轻颔首。



  “那我收下了。”



  曹恪欣然将那支玉簪子收进自己的衣袖,又从自己的脖子上取下一块玉佩,递给蔡琬:“这块玉佩,是我母亲留给我的,送给你。”



  他口里的母亲,指的是曹德的正妻朱氏。



  朱氏是曹惠以及原来的曹恪的亲生母亲,在很早的时候就去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