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封赏领职】-第3/4页





        有了这般允许,徐玉瑱才敢继续说话:“殿下,五年前,天寒地冻,大雪封路,北秦诸州半数遭遇雪灾,粮道中断,商路乌有,贼人肆虐,辽东各郡的村落是有**遭受贼人袭击,死人无数,小民的爹娘就是在那个是时候没得,为了活命,小民到了雁门郡城,可惜没有救灾粮,没有救灾的药,更没有救灾的衣物,后来小民才得知,官府的赈灾粮根本就到不了个州府郡县,要想解决灾乱,只有靠地方的州府郡县,这在灾年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再后来小民得救以后,游走商贾行里,发现所有的商贾都有一个同性,那就是他们根本不在乎其他的人如何,他们要的只是自己执掌商事,而这就是大忌,试问,官府的钱粮在某种程度上与商贾是相连的,地方的商道通畅也要靠商行从中运转,如果官家卡主了脖子,商贾就要自相争斗,商事堂出手遏制乱局,最终导致个家商号根本不会管其他人,货价高低最终导致私囤出现,一旦灾乱爆发,那么后果就是钱粮布帛中断,所以小民想要改变这个局面!”

        “你一个能做到么?”太子忍不住问,身为上位者,权势是他要的,可眼界同样是他拥有的,听完徐玉瑱的话,那种囊括天下的视角让太子很是欣赏,而且他很想知道一个商贾是如何来打破多少年都无法改变的局势,只见徐玉瑱快速歇息后,道:“殿下,凡事都有规矩,为商者以利为根本,只要有利益,商人的目的都一样,所以我借用这个办法,依照商路汇通的办法,搞出了义信成的汇通道,简单的来说,一家的货物价格是什么样,只能影响当地百里内的情况,如果数家联合,保有一个持平的局面,那么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商人不用为了争夺市场而奋力抬价冲市,如果所有的商号物价都一样,那么剩下的地域差就是最终的利益数,只有这样,粮食布帛才会永远保持足够的局面,没有谁会在刻意的屯私!”

        “你如何保证那些商贾一定会照做?人心贪婪,商事堂都管不了的事,你一个求利的商贾小子又如何做到?”太子再问,徐玉瑱也不遮掩:“殿下,我用两个办法控制了那些人的贪婪,第一个枷锁就是缴纳汇通银,想要进入汇通路,享有其他商号的交易,那就得缴纳一定的银子,银子的多少依照商号的大小和分铺计算,小商号每家三千两,每多一处分号,就多加三千两,大商号每家一铺一万两,这么下来,那些商号就得缴纳数万两,再者,小民之前斗胆往北走,与北胡北夷人做了生意,打通了贩马道,这就是第二条枷锁,辽东地处边界,贩马道的安全和通畅足够让那些人清楚小民的身份,因此在这两道枷锁下,辽东的商路价格已经趋于平稳,五年来不管再有什么天灾,辽东的灾荒再也没有出现,因为小民为带头将粮食布帛低价出售,官府哪里代为出税,使得官民的矛盾下降到最低,这些都是小民做的!”

        “那你为何在这样的好局势下跑来燕京,掺和进户部的乱子!”太子听出了徐玉瑱的大志向,可是徐玉瑱却没有那般眼界:“太子殿下,我没有来这里捣乱的意思,我只是想要摆脱那些官员的压制,原本辽东的大局已经定了,我也做到了自己想要做的,奈何河东府的王氏借用中书省的官员压力,对我逼迫,没有办法,我只能冒险一搏!没想到我的所做所谓让太子殿下感到愤怒,在这里我请求太子殿下开恩,不要为了我这个小民而网开杀戒,上位者,都是圣者,胸怀天下,我愿意一力承当!”

        如此说辞落地,太子之前的愤怒全都消散无疑,短暂的沉默后,他舒缓了一口气,道:“来人!”一声令下,殿中监项钰匆匆跑进来:“殿下有何吩咐!”“赐座!摆宴!”简单的四个字已经表明了徐玉瑱的结局,一时间,徐玉瑱倍感激动,那股子压在肩头的死亡杀意也消散无影,等到上好的佳肴上了桌,太子道:“徐玉瑱,你虽然是商贾,可心系万民,此乃仁义者,本殿下虽未太子,可在某些时候,我已经远离了那些民众,因此我需要一个人为我效力,在民海里走出一条路,一条所谓的无畏灾祸,足够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祸,你可愿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