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 筹备婚礼-第2/4页



在这个年代,上职业学校最热门的专业,无外乎汽修,电器修理,电气焊,厨师什么的。

不但是筹备小组的人是这样认为,就连只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都这样认为。

因为大家都长着两只眼睛,都看得很清楚。

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各种车辆越来越多,车多了,总有坏的吧。

坏了总得修吧!

要是学会了修车技术,开一个汽修厂,绝对生意兴隆啊!

还有就是电器维修。

曾几何时,村里有一台收音机都是那么稀罕。

就拿梁家河来说,村里最早买得起收音机的是宋其烈家。

夏夜里吃过晚饭,村里好多人都要聚拢到宋其烈家的院子里。

大家静静地或坐或站,也有蹲着的,还有倚着墙根的。

不做别的,就是凑到这里听收音机来了。

宋其烈把收音机放到磨台上,大家就如醉如痴地听到很晚,这才散去。

到后来村里有了电视,也是像听收音机一样,凑到买了电视的人家去看电视。

看看现在,收录机,电视机,越来越多。

学会修理电器,开一个修理铺,绝对生意兴隆啊。

至于电气焊,厨师什么的,社会需求也是越来越大。

家有万贯不如薄技在身,要是学会了这些热门技术,那都是一个财源滚滚的好饭碗啊!

但是筹备小组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越是这些大有前景的热门专业,在他们梁董眼里好像是深恶痛绝似的。

当然,作为一家职校,即使梁董再深恶痛绝,这些热门专业也必须要有。

但是因为梁董的侧重点不在这些热门专业,汽修、电器维修什么的在师资等方面就显得相对薄弱。

大家都很疑惑,但是又得不到梁董的解释。

只能是梁董怎么安排,大家就坚决执行好了。

其实这里面的真实原因,梁董实在不便解释。

虽说人的眼光有长有短,但如果自己说明其中原因,眼光放得太远的话。

即使不至于把自己弄去切片,至少在筹备人员听来匪夷所思,甚至怀疑梁董是不是准备改行做科幻了。

于是自己这个当老板的只能是显得霸道一点,显得太过于偏见了。

从道理上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职业既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所谓的前景好不好。

关键在于谁去干。

可是梁进仓的办学理念认为,人生苦短,没有用的职业技能,最好别学。

也就是说,他希望每一个从高等教育院校毕业的人,都能学有所用,能干自己所学的专业。

如果毕业后不从事所学专业,那么对你的人生来说,就是巨大的浪费。

对社会来说,也是巨大的浪费。

因为上学不是那么容易的,除了家里要花费巨大的财力供你,最重要的是你要把人生最宝贵的年龄用在接受高等教育上。

而毕业后所学专业用不上,学的那点东西没多长时间就全忘了,跟没学一样。

当然,到现在为止,不管所学专业用不用得上,只要考上了就能一劳永逸不用为生计发愁。

可是当大学生不包分配,自谋生路之后,如果所学用不上,真的是浪费人生,浪费社会资源。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这个问题更加明显。

你学了电气焊专业,毕业后不干电气焊,而是去当厨师。

那这几年的在校学习意义何在?

梁进仓筹谋职业学校很久了,之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开始办。

其实就是一直在专业设置方面纠结。

说白了就是在眼前和长远之间纠结。

如果眼光放得太长远,跟目前的现实脱节,学生的择业是个问题。

可要是随大流,只顾眼前,那么很多专业学出来,其实很耽误人生。

就拿现在最热门的汽修和电器维修来说吧。

没错,汽车越来越多,但是,修车的也会越来越多。

上职校学汽修,理论和实践结合得再好,到了社会上想自己开一家汽修厂也很难。

总得去别的汽修厂实习很长时间才行。

然后即使技术纯熟了,因为资金、场地等等条件的约束,真正付诸实施拥有自己的一家汽修厂的,依然是凤毛麟角。

那么靠技术给别人打工,这个活儿也很难养老。

并且随着汽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前学的那些技术能用上的也是越来越少。

也就是说,现在学汽修的,干到后来,等人到中年,正是不上不下的年龄的时候,往往还得需要另谋出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