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两人的来意



在何忠和孙小后你一言我一语的讲述中,窦包儿知道了五柳村消失一事的大致始末。

        原来,自打五年前,也就是窦包儿和陆庭竹离开五柳村,前往长安的那一年开始,西北边境,就没太平过。

        不仅连年遭到西戎的进犯,而且还有各种自然灾害。

        天祝城中的守军,对西戎的进犯,持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接到朝廷的命令了,他们便打一下。传旨的人一走,他们又继续窝在天祝城里胡作非为。

        天祝城的城主府,更是打着缉拿朝廷要犯的旗号,整日里为非作歹,四处骚扰百姓。

        内忧外患之下,边境百姓的生活越发艰难起来。

        一些有远见的百姓,如李从田之流,更是早早就迁往南方了。

        而大多数人,却只能小心翼翼地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生活。

        如此,也能勉强度日。

        但不幸的是,之后的三年,竟是连年干旱,农民们更是颗粒无收。

        最开始,朝廷还会派户部官员前去赈灾。

        奈何,赈灾的银两经过层层盘剥,到百姓手中时,已所剩无几。

        即便如此,百姓们还能勉强维持生计。

        但可悲的是,天祝城守城将领,竟以要抵御西戎为由,大肆征起兵来。

        五柳村所在的柳阳县,距离天祝城不到百里。那次征兵,柳阳县竟是首当其冲。

        已然和平多年,寻常百姓自是不愿打仗。五柳村的村民们得到风声后,便想方设法,拖家带口四处逃亡。

        因着他们消息得的早,那时大范围的征兵还未开始。

        很多人以逃旱灾为借口,纷纷离开了柳阳县。

        孙小后的祖母,自知身体孱弱,会连累孙儿,一开始就早早地吊死在了村里的歪脖子树上。

        孙小后伤心欲绝,但也没法。

        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安葬了祖母,也踏上了逃亡之路。

        孙小后人机灵,知道跟着大庆等人,迟早都是死路一条。

        他记得陆庭竹和窦包儿去了长安,便想方设法,向着长安城前进。

        经历九死一生,终于到了陕西境内。

        彼时,孙小后已是瘦到皮包骨头,眼见快要不行了。

        恰巧碰到了巡游的陕西巡抚谢正恩。

        谢大人不仅救下了孙小后的性命,在听说他要投奔陆庭竹后,更是派人将他送进了长安城。

        当时陆庭竹一门心思都在科举上,谢正恩自是不愿让人打扰。他派的那人,便将孙小后送到了窦家学堂,交给了裴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