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建设-第2/3页



    赵舒城说道:“不用担心,他们是想看看种蘑菇是不是真的挣钱,如果挣钱,他们也跟着种蘑菇,到时候你来俄们村里收购,肯定满足你的需求了。”

    “那行,一共是四百零三斤,一共是一千二百八十九块六,你数一下。”

    赵舒城拿着数了一下,数目都对,说道:“没有问题。老陈,我们村子里准备大量种植蘑菇,到时候你可得给俄们宣传一下,这样我们也能多挣点钱。”

    “现在可不敢给你们宣传,一共就是两个棚子的蘑菇,要是一宣传,你不就给涨价了?”

    老辛有些不愿意,毕竟现在的双孢菇是紧俏商品,如果多一个人竞争,这价格就不是三块二,说不定都要到了三块五了。土狗自己跟着涨价,那自己的利润就太少了。

    “你放心,我这里的蘑菇肯定都是给你的,价格也不变。不过以后我们村都种蘑菇之后,这就不是三五十户了,到时候你自己肯定吃不下,让其他人跟你一起才行。”

    “你这样说就没问题,到时候额肯定给你好好宣传一下。”

    村民看到老辛拉着蘑菇走了之后,村民激动的问道:“永富,真的有这么多钱啊?”

    “是啊,之前不就跟你们说了,不过以后价格肯定没有这么贵。”

    “没有真么贵也没问题,只要坚持三个月,就能挣到小一千多,我们就很满足了。”

    村民看到真的有人来收蘑菇,甚至价格真的是三块多,顿时有了种植蘑菇的**。

    村里现在直接成为一个大工地,所有人家里面都在挖坑,准备建设蘑菇棚子。物资采购的事情由马得福汇报给陈金山之后,陈金山想到其他村子也许也有这样的需要,直接给上级打了报告,说明物资集中采购的事情。

    上面研究了一下,觉得一些基本的物资,完全可以县里采购之后,免费发放给村民,这样子更能调动村民养蘑菇的积极性。

    县里面也知道双孢菇种植成功,决定在全县推广,对于陈金山所说的销售问题,大部分人都不以为然,觉得陈金山跟凌一农是有点杞人忧天了。

    不过他们也清楚,很多村民拿不出两千块来盖大棚,所以跟胡建的工作组商量之后,决定给养菇的人提供无息贷款,帮助更多村民种植蘑菇。

    这一下玉泉营甚至县里的其他乡村知道消息,尤其是干部们说了蘑菇的前景之后,都踊跃的种蘑菇。

    凌教授感觉到了一种幸福的烦恼,之前没有人支持自己种蘑菇的事业,现在反而觉得自己的人手太少了,必须有更多的技术人员才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直接跟吴主任商量之后,自己去找人,选择的都是那些能吃苦,耐得住寂寞的人。

    村里的人都在想办法种蘑菇,不过还都是想着在自己家里面种蘑菇,没有人舍得在自己家的农田修建大棚种蘑菇。

    赵舒城之前就在修建200平的大棚,趁着其他村民还没有修建完成的时候,自己家的大棚就已经修建完成,开始进行培养料的发酵了。

    有的人看不惯,觉得赵舒城既然这么有钱了,为啥还跟自己等人抢夺这么一点种蘑菇的钱。

    “永富,你为啥还自己弄个大棚?你不是还要开工厂呢?”

    “我假设这个大棚,就是想要实验一下,如果是这种大棚的话,出菇的时候,需要的人手是多少,平常需要多人人进行管理。比较咱们如果只用自己家里这点地方种植蘑菇,挣得钱不是很多。但是这种大棚的话,出菇一次就是上万斤,挣钱更多。而且还可以雇人管理,也算是给大家找个打工的地方了。”

    “再说了,这蘑菇也要分开种,大家现在一起种植,看上去都是挣钱了,但是当你们两个月之后,菇棚不出蘑菇之后,其他养殖的才开始出菇,人家挣得钱更多一点。”

    虽然赵舒城这样说,不过村民现在没功夫想那么多,都想着早点能建好,早点出菇,早点挣到钱才行。

    赵舒城有没有劝说村民分开种蘑菇,反正就算是集中上市也没问题,自己的冷库修建的不小,想来能收购几百吨的蘑菇,当然如果到时候数量还是很多的话,只能看看加工厂来不来得及开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