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全新的拍摄模式(上)-第2/3页





  “是。”李闲云很肯定道。

  影视圈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它不遵循现有规律。

  不是高质量的片子就一定有高回报。

  无数业界大拿绞尽脑汁的总结成功法则,寻找财富密码,所谓的套路,也是因此而生。

  但是艺术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不是流水线,流水线上的东西只要保质保量可以好用几十年,可口可乐卖到现在都没改配方。

  艺术套路却会被厌倦,一个题材过几年可能就不流行,曾经的大拿被时代抛弃,比比皆是。

  一些高质量的片子因此惨败更是罕见不鲜。

  国外最典型的有《肖申克的救赎》,国内如《1942》《树先生》等等。

  大话西游刚出来的时候票房亏惨,数年后却成了经典,但已经卖不上价,以致于有了欠星爷一张电影票的说法。

  所以电影从不遵循质量与票房对等的逻辑,毕竟高质量在艺术方面本来就没有恒定的标准,观众的口味也时刻在变。

  正因此影视公司追求爆款,但不能指望爆款!

  这刻李城道:“但总还有一些既定的规则。”

  “是的。”李闲云再次肯定。

  没有绝对的必胜手段,但会有相对的成功方法,否则也不可能有所谓天才与庸才之分。

  听到李闲云的认同,李城直截了当道:“所以我认为你不应该走卡梅隆那种十年磨一剑的道路,你应该走一年磨十剑的道路。”

  一年磨十剑?

  有意思。

  其实这想法与李闲云不谋而合。

  因为这才是李闲云发挥自己成本优势最大化的关键!

  他成立公司一年就拍摄了八部电影,凭什么?不就是靠的那些鬼可以给自己带来的帮助吗?而那个时候,他还没这么多鬼。

  鬼不能带给他爆款,但能带给他巨大的成本下降优势。

  优势是需要发挥的,所以李闲云才走上了套拍之路。如果没有这次的连续剧组进场情况,本来这个计划是很顺利的。

  李城道:“我为你算了一下,不考虑你的特效,单部投入三到五千万左右是最合适的。你有鬼城,有特效,五千万投入到其他方面,精心制作,又不存在坑钱的事,放出去绝对可以媲美1.5亿投资的制作。没有必要提升更多的成本,就这个级别的制作,只要不拍烂,剧情中规中矩,十个亿的票房能保。也就是说,在这种投入下,你基本是必赚的!而这样的投入,你可以同时开多部,也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那样的话,单部成本按2个亿算都是可以的。”

  李城的意思就是,你将来与其花两个亿现金,制作一部三亿投入的大制作,不如花同样的现金,制作一个三部曲系列,单部投入七千万左右,实际盘价可以算到单部两亿左右。

  这样的三部曲,单部未必能卖到三十亿,但是五到十亿的把握就大得多,三部加起来,也是十五到三十亿!

  关键成功率高。

  和绝大多数行业一样,影视圈也有自己的明确标准与分水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又不一样。

  比如现在的华国,一般来说,三千万投入就属于一个明确的分水岭,属于最佳投入性价比。

  三千万这个级别的投入,意味着这部电影基本可以囊括所有,大咖级演员,精美的置景美工服化道,出彩的特效都可以具备了。

  只要不作妖,导演也有实力,那票房轻松过亿,成为亿级俱乐部中的一员。

  在这个基础上再往上,投入性价比就会随着投入增加而降低。

  就好比卡梅隆的百万logo,花几百万就为了重做个logo,不管值不值得,性价比低是绝对的。

  正因此,李城的意思就是你应该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把“制作”这个环节优势最大化。你易胜传媒制作的片子,三千万就顶的别人一个亿的效果,就可以冒充华丽大片,没必要再追求更高级别。

  很多人不知道,以为做华丽大片是追求爆款。

  其实不是。

  恰恰相反,做大片有时候是图的更稳!

  是的,只要不作妖,大片不是爆,而是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