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收购-第2/3页



  这事正好还是李闲云他们去剪辑的时候发生的——当初谈合作的时候,易胜传媒的办公场所还是一家两千平方的大场馆,等到送片过去的时候,就直接从两千平的办公场地搬到了五百平的民房里去了。

  景况之落魄可想而知。

  有了李闲云的牵线搭桥,姜正兴冲冲跑过去找易胜传媒谈收购。

  正如预料的那样,易胜传媒的几个老板确实有出售公司的想法。现阶段公司景况不好,所以要价基本就是平价,三百万就能搞定,关键还是那两千万的债权。

  易胜传媒想把债权和公司一起转让,但是姜正可不想踏上漫漫讨债路。

  为此双方陷入了争执中。

  李闲云则趁机做了另一件事——他悄悄把自己有可能收购这家公司的消息提前透漏给了这家公司的员工。

  电影后期有很多分类,包括粗剪,精剪,混音,调色等等一堆工作。

  所以正常情况下,影片做后期做上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都很常见,但这不代表真要干这么久。

  尤其是小成本片子,做得快十天半个月就能完成。

  关键还是排期!

  因为影视公司的员工和一般公司不一样,许多都是合作方式。为了减少人力成本,小公司不会雇太多人,而是以一个相对低的价格签署长期合作价格。

  所以公司要排期,人也要排期。

  但是李闲云一放出可能收购这家公司的消息,易胜传媒的态度立刻就不一样了,直接把李闲云的片子优先排布,没人都要挤出人来把活干完。

  下面的人想法很简单:操,这个客户未来可能是我老板,那还不赶快把活儿给干了?

  排他的期?作死吗?

  所以消息一过去,两天后李闲云就收到电话。

  可以进入精剪阶段了。

  这边姜正在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争议后,也终于和易胜传媒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

  姜正可以接受易胜传媒的债权,但他们必须说服华友通过本公司的一些资源进行折抵。

  易胜传媒这边,公司以三百万价格出售,一次性支付所有款项,那两千万债权以每年五百万的方式分批支付,华友也对等支付每年五百万的影视资源,当然该资源必须是打折价。

  华友在影视业的资源是不缺的,能用资源来抵债自然是再好不过——其实他们也不想赖账,关键是他们欠的也不是这一家。

  哪家大公司后面没有一堆债主?凭什么就优先你啊?

  债多了不愁,一视同仁下,拖欠就成习惯。

  当姜正提出资源抵债时,华友立马高潮,这还债的尽头也积极起来,恨不得所有债主都效仿。

  事情搞定后,姜正以三百万的现金顺利拿下易胜传媒,同时为易胜传媒注资一千二百万。

  至于姜正和李闲云,双方议定后,姜正总出资一千五百万,李闲云出密室鬼战的收益和任志欠他的那三十三万。

  李闲云占股百分之八十,姜正占股百分之二十。

  十一月中旬,双方正式签订协议,李闲云和姜正完成了对易胜传媒的收购,动作可以说飞快了。

  易胜传媒坐落于江城南麓胜安区的一片民宅小区,租了一个三层楼的私房作为自己的办公场地。

  没有窗几明亮的大办公室,没有优雅整洁的写字楼环境,坐在卧室改造的办公室里,李闲云感觉还不如自己家里的书房来的舒适。

  简陋到无以复加。

  不过公司的核心价值不在设备,在人!在业务!

  成立一家公司简单,买来设备,招几个人就能搞定。

  但是公司的管理,人员的使用,人脉资源,业务往来,要想从无到有的建立就不容易了。

  易胜传媒原本有三个老板,大老板叫刘易江,是个胖子,人到还算和善,说话乐呵呵的,本身就是制片人出身,二老板是刘易江的一个朋友,自己有产业,在易胜传媒属于纯投资。三老板叫赵云阳,只有百分之五的股份,同时也是易胜传媒后期组的组长。

  刘胖子的人脉资源广,为人还不错,在和姜正谈收购的时候,主动带他参加了不少饭局,认识了一些同行业的朋友,做人属于敞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