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又见谣言-第2/4页





    “不行!公司的战略投资一旦放缓,那就是在告诉外界许氏的经营确实出现了困难。

    许伯黎两父子就更有借口质疑我的能力,在董事会上我们就更加被动了。

    所以决不能放缓战略脚步,只能想办法融资!”

    “可……我们的负债率已经很高,银行那边虽然还留有一部分贷款额度,但这笔钱也是早就有了去处的。

    如果发行公司债券进行融资,那就需要董事会同意,这同样也会引起外界质疑。

    这么算下来还是存在好几个亿的资金缺口……”

    现在房地产的形势虽然严峻,但至少还没有三道红线。

    在开发商借鸡生蛋的疯狂扩张模式下,现在的房地产公司基本都是“一手圈钱,一手圈地”,资金周转率达到了极致。

    这种情况下,想要一下子凭空变出来近十亿的资金,即便是以许氏集团的能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呵!你忘了,集团最近不是刚刚收购了一家p2p公司?”

    “这……许总您的意思是用这家p2p公司自融?”崔季忠瞪大眼睛。

    p2p,也就是peer t的缩写,即个人对个人,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

    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

    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

    而崔季忠所谓的自融,便是将个人对个人的中介业务,变成为自己或变相为自己融资。

    “许总,这么做,怕是有些风险吧?”崔季忠皱眉道。

    关于平台自融,虽然国家目前没有明确法律定性,但普遍认为,自融平台极有可能触犯刑法规定的非法吸收存款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等。

    因为p2p平台自融,等于是自己给自己借钱,风控形同虚设,还款能力审查、抵押担保等都是走过场,容易造成逾期或坏账。

    而当坏账出现时,一切保障措施又起不到任何实际的作用,往往造成投资人血本无归。

    所以p2p平台自融,完全就是在打法律的擦边球。

    不出事还好,一出事恐怕许氏集团都会有不小的麻烦。

    虽然p2p本意是打压高利贷,促进民间融资,但资本的逐利性让它变成了失控的野兽。

    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p2p 平台年化率在 10%相当常见,许多中小型平台还在不断提高利息,最终只能借新还旧。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模式,完全就是另类的庞氏骗局。

    2017年至2018年,虽然市场上还活跃着大量的p2p金融公司,但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公司陆续暴雷。

    如今资管趋严,许劲松这么做有顶风作桉的嫌疑。

    “这么点风险,我许氏集团还担的下来!”许劲松却是不以为意。

    见崔季忠还想再说什么,许劲松却是直接打断他。

    “不用说了,照我说的去做吧。”

    “这……是!”崔季忠只能点头应是。

    “哥!”

    就在这时,门被推开,穿着黑色机车皮衣的许劲风大喇喇的走了进来。

    看到对方这副样子,许劲松强忍着心中的厌恶。

    “你怎么来了?我今天比较忙,可没空陪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