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前往林府-第2/3页
从八月十日下午起,不断地有车马拉着大大小小的箱笼从码头运往盐运衙门,不论早晚只要往那条街去就能看到。此事引得扬州的百姓们纷纷围观议论。
有人说是因为林如海为了让老百姓能吃上盐,改盐法降低了盐价,那些靠盐商背后的人坐不住了,那些箱子里装的都是用来贿赂林如海的金银财宝;也有人说是如今先林夫人三年孝期已过,林如海要续弦了,那些都是女方的陪嫁:还有人推论是有人要求娶林府的女公子,这些大箱小箱的都是聘礼。
各种说法比比皆是,百姓们也不知孰真孰假,总归也只是茶余饭后聊一聊,说个乐子。
其中关于林如海续弦的说法相信的人是最多的,众口相传,从最开始的猜测,不断丰富起来,仅一天时间,就传得有模有样,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这个版本讲的是林如海的先夫人是荣国府贾家的嫡女,如今孝期过了,林如海必然要续弦一位夫人来管理内宅之事,而林如海一旦续弦就相当于和贾家断了姻亲关系,所以贾家决定在族中挑一名女子给林如海做续弦,维系两家的关系。说的有鼻子有眼,还举出了贾琏为证。
贾琏来了扬州之后整日在外边儿东游西逛的高乐,不少人都见到过他,是以林如海续取贾家女的说法得到了众多百姓的信服。
竹砚将这些整理起来的市井消息放到陈颍的书案上,陈颍大略看了看,笑道:“别说,还真是有理有据的,换作是我肯定也愿意相信。”
陈颍摇了摇头叹道:“这些老百姓,以前林家夫人仙逝,林世叔为了让他们能吃得起盐,忍着悲痛、拖着病体仍忙着整顿盐政的烂摊子和盐商打擂时,都不见他们有这般关心过;如今林世叔做出了功绩,让百姓能买得起盐了,连林世叔续不续弦这种无关痛痒的事都能他们为之津津乐道,当真是一饭可换的民心,既可笑又可怜。
民心二字,得之容易,失之更甚。也不知林世叔改革盐法换来的这份民心能维持多久。”
“爷,要不要派人去引导一下坊间的那些传言?”竹砚问道。
陈颍摆摆手笑道:“不必了,我不过感慨一下罢了,让他们传去罢,说不定传着传着贾家还真就动心思选一族中女子续给林世叔呢。不过这事和咱们关系不大,让林世叔自己头疼去罢。”
“对了,贾琏相好的那个女子查清楚了吗,有没有问题?”
竹砚回道:“我已经安排人去调查了,暂时还没传回消息,爷,要不要派人去盯着她们?”
“不用了,这么久林世叔都没动那个女子,估计并不是针对贾琏设的套,查清楚她的来历就行了。”
“是。”
等竹砚退下后,陈颍缓步走到院子中,仰望着璀璨夜空,想到明日就可以去林府了,露出一个喜悦的笑容,也不知是漫天繁星辉映在陈颍眼中,还是陈颍双眸中的光彩照亮了夜空。
翌日一早,陈颍早早起床,怀着紧张急切的心情等着去林府下聘,但让陈颍无奈的是,自己老爹似乎一点儿也不着急,都辰时了还未起床。陈颍也不好去叫醒他,只能自己先安排好去林家下聘所需的一应事物,等着老爹起床。
直到辰时将尽赵旭才慢悠悠地出来。
“父亲,你该不会是忘了今天要去林家罢?”陈颍幽怨地看着赵旭,自家儿子的大事一点儿都不重视嘛。
赵旭轻咳了两声,严肃道:“怎么可能,今日事关吾儿的终身大事,为父岂能不放在心上。
为父之前让人算过了,今日巳时是吉时,福运最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