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局势(八)——奥斯曼帝国(2)-第2/2页



  1603年9月26日,数万波斯军队首先在纳哈凡德要塞发难,拉开了奥斯曼两线作战的序幕。那里是奥斯曼设立在幼发拉底河以东的基地,随时威胁着萨法维都城--伊斯法罕。阿巴斯的新式炮兵,在英国教官的指导下,成功炸开了要塞外墙。数量有限的土耳其近卫军步兵,在大量装备新式火枪的古拉姆部队的强攻下被迅速消灭。

  在对手作出反应之前,萨法维军队又迅速北上。10月21日,他们包围了同样缺乏足够守军的大不里士。由于土耳其人没有对中世纪城墙做任何改造,波斯炮兵再次在很短时间内就轰塌了城防设施。早已不满土耳其人统治的市民,开始掀起大规模暴动,将许多来不及撤走的近卫军斩首。阿巴斯率军入城后,命士兵将奥斯曼阵亡者的首级插在长矛上,举行了特别血腥的武装游行。

  一个月后,阿巴斯的军队继续西进,包围了亚美尼亚城市埃里温。另一支偏师则径直北上,占领了山城第比利斯。位于高加索山麓上的几个格鲁吉亚公国,纷纷宣布同奥斯曼脱离宗藩关系,再次成为波斯人的附属国。

  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打击,奥斯曼苏丹默罕默德三世也突然暴亡。新继位的艾哈迈德一世,不过是个13岁的孩子,权力完全落入了近卫军之手。

  1605年9月,近10万奥斯曼军队集结向东寻找萨法维入侵者决战。根据此前的交手记录,波斯军队很难在万人级别的野战中获胜。因此大部分奥斯曼军官,对驱逐对方抱有信心。

  然而这一次,波斯非常充分的运用了优势,并采取了非常合理的战术,狠狠挫败了奥斯曼的大军。并在此后接二连三的取胜,整场战争将在打打停停之中,一直持续到1618年,奥斯曼帝国在东方的控制区大面积丧失。

  只可惜萨法维王朝终究只是昙花一现,所谓极盛时期,不过只有一代君王的时间,甚至还不到一点。1629年阿巴斯一世病逝,帝国便开始衰变,军队也随之不复当年之勇。

  而萨法维王朝进攻奥斯曼最顺利的一段时间,西方国家又大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无力东征,少有对奥斯曼形成有效的夹击。因此在这一时期,奥斯曼置身于极度危险的两线作战的时间并不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