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时代的落幕-第3/4页





    李瑕道:“还有几首好词,回长安了再写出来吧。”

    “君口御言,陛下莫再命那胡勒根写些歪诗打发老臣了。”说罢,李曾伯自己先笑了起来。

    他说了这么多话,语速虽然慢,条理却很清晰,像是想证明他身体还好,比吴潜强得久得多。

    “陛下想先回长安?抑或是再攻河套?”

    “关中需有兵马回援,且明日斩了‘忽必烈,,河南河北就好收复了。河套再留一支偏师,这次

    分两路进攻。”

    “好,好,陛下心有定计,老臣就放心了。”

    “李卿不可太过放心,朕行事冒进,还需李卿伤好之后筹划。此战已经大捷,朕有意让你明日便启程回长安养伤,可好?”

    “谢陛下。”李曾伯笑道:“到了长安,老臣静待陛下新词。”下一刻,想到往长安的迢迢路途,他的笑意又变得不自信起来。“陛下,犬子李杓,如今在长安为官。”

    “朕知道,李卿希望朕赏他什么?”

    “他读书多,但为人木讷,陛下可让他任些文职,但切莫委他以重任。老臣怕他犯了大错,反遭了祸事。”

    “好。”

    “老臣祖宅在河南沁阳,等陛下收复了中原,能否把那块地赐给老臣……”接下来很久的时间里,李曾伯说的几乎都是这些小事、琐事。若不了解他,只听这后半段的谈话,只怕要觉得他满脑子都是门户私计。实则却是因为过往以来,他与李瑕所谈论的一直都是战事、战事。只有到今天大胜之后,才有时间和心思说这些。

    “朕都答应,但光复中原还需李卿再出一份力。”

    “可老臣七十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何况老臣能在暮年有如此大胜,何其幸甚。当年被褫职,老臣还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

    李瑕脸一板,道:“你我要做的还不仅于此,不可失了心气。”“请陛下放心,老臣不是吴履斋。”李曾伯又强调了一遍。要比老友强一点,或许是他最后的一点执拗。

    李瑕这才安心了些,想了想,转身走到案几边,提笔打算写首词。却听身后有轻微的声音喃喃道:“吴履斋可没活到七十岁。”李瑕愣了一下,转过头。

    正要开口,忽听“咚”的一声响,外面有鼓声响起。聊了一夜,竟已是天光大亮了。“陛下,杀虏酋了。”有将领在帐外禀道。李瑕点点头,道:“李卿一道看杀头吧。”李曾伯眼神一亮,又有了期待,竟还撑了一下想要起身。~~

    营盘山下。

    数不清的士卒、俘虏列着阵,伸长了脖子仰望着。绝大多数人其实什么都看不到,但还是踮着脚满怀期待。

    唐军将士们想看到的是三十多年的艰难抗争,终于能有一个机会狠狠地出口气;蒙元俘虏们想看的是权威被打碎,可以重新整理自己的人生。

    还有很多人只是跟着看热闹,跟着一起期待,一起紧张。终于。

    “嘭”的一声炮响,一颗人头被高高挂起。十余万人等待,却只是如此简简单单。甚至连人头都不是忽必烈的。

    但是,有无数人的观念乃至信仰,在这一刻轰然崩塌。在他们心中,蒙元天下无敌的时代彻底落下了帷幕。

    唯有在沙漠中的某一处,还有人并不甘心。张易正背着一个衣着褴褛的人艰难地走着。

    “你是最忠心的勇士。”被背着的人开口用蒙语说道。

    他的胡须刮得很短,满脸的青茬显得十分滑稽。沉重的身体压在张易背上,仿佛随时要把张易压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