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内战-第4/5页





        每日便是那些敢奋不顾身作战的宋军士卒被推上战场牺牲。

        唐军士卒已不能因为杀伤这些宋军士卒而感到喜悦。

        每日打扫战场,他们都有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感觉。

        好在,李瑕以及许多将领都察觉到了士卒们的心态变化,在军中安排了训导官做抚慰。

        傍晚时分,一场战事告一段落,唐军中很快合唱起了军歌。

        “……”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这是陆游的诗,史俊、房言楷都选了它来激励将士。

        宋孝宗乾道八年正月,陆游赴汉中,在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为官,在汉水边从军,每日望着终南山的山石嶙峋、白雪晶莹。

        他还提出了军事主张,“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

        这正是李瑕这些年的战略。

        但战略执行到收复长安之后这一步,他却是与宋廷决裂了,转而东进攻宋。

        宋廷指责他是叛乱,他则认为是宋廷背叛了立志恢复中原的天下人。

        房言楷每次教人唱这首诗,都会仔细讲这背后的故事。

        “好景不长,主张抗战的陆放翁至汉中不到十月,宣抚使王炎被贬官,赵宋以‘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亦罢了他的官职,他十分愤慨,遂自号‘放翁,,陆放翁这个字号,是他对赵宋的失望。我再教你们两首诗……”

        唐军士卒们平时多有识字,虽不懂诗的格律,但只要听得解释,还是能明白诗的意思。

        在他们眼里,诗词是很高贵的东西,能学到两首诗都格外骄傲,因此每次都听得十分认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放翁不自哀,可惜有心杀敌而连用武之地都无,这是赵宋的悲哀,下一首是‘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可有人知道是何意……”

        如说故事一般说完陆游的一生,房言楷最后道“我教你们这首《金错刀行》,因为我们会像陆放翁到了汉中所希望的那样,收陇西,取长安,经略中原,九州一统。”

        “……”

        夕阳如血。

        江汉畔铺洒的是真的血。

        唐军士卒的军歌在一遍一遍地唱。

        唱着唱着,他们因杀伤宋军士卒而产生的愧疚也被填补了许多,底气也渐渐更足。

        “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江畔那头,宋军士卒始终没有回应。

        于是有唐军士卒大喊着问道:“孬种们!还有血气吗?宁愿死在你老子手里也要给外虏下跪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