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一网打尽



  在钓鱼城之战前,马千便已是重庆府都统,地位比王坚这个兴元府都统还稍高一点。



  彼时,张珏还只是副都统制,李瑕还只是知庆符县。



  能做到这个位置,马千亦是善战。



  兴昌六年蒙哥攻蜀那一战前,川蜀战场上,马千与王坚、杨大渊、张实等人是战功差不多的大将。



  当时,他守重庆府,更懂得看形势,早早看出蒲择之失了权势,不肯受命支援钓鱼城,失去了立大功劳的机会。



  抢走这机会的便是李瑕。



  马千回过头看,李瑕那几仗不算难打。钓鱼城那地形,本就是立于不败之地,王坚运气不错,炸死了蒙哥。



  真正在川蜀有威望有资历的是王坚,故而朝廷迅速将其调任他方。



  至于之后李瑕收复汉中,则是因蒙军本就是要退的。



  就像是长江的大潮退去,李瑕跑到岸边捡鱼虾,捡得盆满钵满,官至四川安抚制置使。张珏也是捡了大便宜,得任副使。



  马千看李瑕很能谋官,倚着丁党平步青云,遂也送了厚礼给丁大全,谋到了?州路安抚使、兼知重庆府的位置。



  他应得的。



  钓鱼城一战时,蒙哥虽没打到重庆,但重庆府前期的防御他马千居功甚伟,应得的封赏却还要行赂才能得到。



  让两个后辈爬到头上,马千当然也有不满。



  但一点小情绪不算什么,他已是一方重臣,做事讲究实际。



  他知重庆府这一两年,确实也从来没给李瑕、张珏下过绊子,公务往来正常处置便是。



  直到,收到程元凤的秘信。



  李瑕有异心,此事之前马千已有隐隐猜测,见信之后,再回想其人近年来所做所为,那便是确凿无疑了。



  明面上朝廷还未下诏,并非是没有罪证,实际上李瑕的罪证非常多。只是不能在明面上处置,以免逼急了。



  自古处置这种叛逆,都是先擒杀再治罪。



  马千愿意平叛,若不及早除李瑕,早晚李瑕也要抢占重庆府。



  问题在于……奉右相秘令平叛,而平叛之后,右相靠不靠得住?



  恰在此时,有人登门拜会,说了一句。



  “将军为的是大宋社稷,那立功之后,哪怕右相不在朝,左相亦可为将军论功。”



  马千恍然大悟。



  右相下的令,除掉李瑕。若有罪责后果,右相来担。有左相来保他无罪有功。



  ……



  那剩下的问题便是,如何平叛了。



  临安与川蜀之间,一趟路程便要半个月到一个月,对话一次基本要两个月。程元凤只能将一切交由马千作主。



  马千思来想去,斩首李瑕自是最好的。



  但,兵力派不到汉中,重庆行军汉中,唯荔枝道、米仓道可走,稍有风吹草动,李瑕立刻便会警觉。



  他确实也不擅长奔袭作战。



  不能斩首,那便只能斩腹。



  若将李瑕的势力分为三段,首是汉中,腹是川西,尾便是长江以南的蜀南与大理。



  如此一看,战局在于成都。



  若朝廷能控制住成都,将汉中与蜀南分割开来,李瑕之势,三去其二,掀不起大风浪来。



  那么,张珏是叛是顺,便成了关键。



  程元凤去信试探过张珏的态度,没得到答复。



  仅这一条,即可将其视为与李瑕同谋了。



  是否确凿不重要。



  重要的是,绝不能让张珏彻底倒向李瑕,否则朝廷再难掌握川蜀。



  可除之,且须果断除之。



  马千计划在年节时动手,这是张珏防备最松懈之时。



  他先在年节前派出儿子马景,以运送军需之名,将重庆府宁江军三百精锐扮成民夫,先往成都。



  只等马景找机会除掉张珏,后续兵力再进发,掌控川西兵马……



  ~~



  成都与汉中大不相同,官民犹心向大宋。



  从地势而言,汉中四面屏障,难以攻取;成都却是平野千里,西府都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