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整编-第3/4页



  李瑕不等汪忠臣答,又道:“至于陇西,我已与士民、兵卒明言,我取陇西不愿大开杀戒,兵马过境秋毫无犯,唯追罪当年屠蜀之人。近来斩首了那么多将领,却不杀你,你是要我食言吗?”



  “罪人不敢,罪人只是见恩主事无巨细皆一人……”



  “你不死,我的名义不正。”



  李瑕说了最后一句,挥了诨手,道:“押下去。”



  汪忠臣愣了愣。



  他本以为,近来这些时日,与李瑕相处得不错,没想到对方竟真就如此无情。



  ~~



  两个时辰后,一颗头颅被挂在了威远楼上。



  “今我王师入陇西,只诛当年屠蜀罪人!”



  随着钟声一响,有人大声呼喊起来。



  “罪人已死,仇怨既消,天下一家,安居乐业!”



  长街上,告示被张贴出来。



  “安居乐业!”



  “……”



  李泽怡站在街头看了许久,长叹了一声……



  他受俘之后,李瑕既未任他为将,也未再追罪于他。



  只让人押他回巩昌,之后便放他归家。



  李泽怡归家之后,见父母妻儿无恙,一时也是茫然。



  他隐约知道,李瑕这是在试探他,看他是否会携家逃亡。



  逃到哪去呢?兵都被打散了,不知被调到了何处;



  父亲病弱,儿子才三岁,母亲妻子女流之辈,又能走多远?



  而不走,留在这巩昌城,往后如何养家湖口?



  等蒙军收复巩昌吗?



  等得到吗?



  不知道……



  恨李瑕吗?



  李瑕挟千万人之仇怨而来,破巩昌直取汪家,安抚百姓、招降士卒,只惩处了当年入蜀之将,以及军中不驯之人。



  不论实力如何,这些做法,称得上堂堂正正。



  “安居乐业。”



  李泽怡跟着人群喃喃了一句,想到终究是要谋生计便打算去投奔李瑕,偏想到万一蒙军来收复了巩昌,再次犹豫起来。



  “不管了,大丈夫岂可优柔寡断!”



  他自语了一声,大步又向总帅府走去。



  “罪将李泽怡,请为大帅军前效劳,甘作士卒……”



  ~~



  “陆小酉。”



  “末将在。”



  “这个士卒先归你麾下。”



  “是!”



  李瑕转身正要走,想了想,回过头,向李泽怡又道:“别急着要你原来兵权,让我看过你的忠诚与能力再谈,去吧。”



  那边刘金锁正过来汇报军务,见此情景,嘿嘿一笑。



  “傻笑什么,堂上说吧。”



  “是!”刘金锁大步跟上,道:“想到了杨奔呗,等那个降将跟着大帅再胜几场,才能放心用呗。”



  “嗯。”



  “大帅,外面喊什么仇怨已消,也太便宜汪家了吧。川蜀可是死了千万……”



  李瑕停下脚步,向威远楼看了一眼,喃喃道:“你可知,最让我感到耻辱的是什么?”



  刘金锁一愣,喃喃道:“什么?”



  “本可以避免的,本不难避免。阔端入蜀之际,蒙军不仅有这一路兵马,京湖面对的才是蒙军主力。为何京湖不像川蜀遭此惨祸?因为有孟共在力挽狂澜。



  北地世侯就想屠城吗?当年京湖一战,姚枢救活了多少人?汪世显能厚葬曹友闻,护送书籍,就只是个屠夫吗?但仅靠这些北人的怜悯之心不够了,人得自己要争气。



  争气很难吗?蒙军很强吗?或者攻蜀的蒙军就比攻京湖的强很多?孟共一任主帅,重挫蒙军,转进川蜀,一战便可驱敌!



  但你看看当年川蜀那些战是怎么打的?汪世显想归附而不得,曹友闻被迫野战,孤立无援,蒙军杀来,赵彦呐领着成都守军一失未发,落荒而逃。



  到底是谁把川蜀千万人的性命放到蒙军屠刀之下的?最可耻的是,把汪世显换成另一个人,只怕还是要帮助蒙军入蜀屠戮。因为川蜀百姓纳粮缴税,供奉了一个根本就没能保护好他们的朝廷。



  在想仇怨之前,你给我先记住我们披着的这身大宋军袍上的耻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