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采石矶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长江边上,韩承绪用苍老的声音吟诵着这首诗,指着远处介绍了一句。

        “那边就是李太白诗中所云的天门山了。”

        韩巧儿把手放在眼眶上,往上游张望了一会,奇道:“祖父,我怎么没看到呀?”

        她今年十二岁,样貌还没长开,瘦瘦小小的,脸也黑,穿着一身破旧衣服,看起来并不漂亮,只有一双眼睛颇为灵动。

        韩承绪道:“因为天门山在当涂县的西边,那里江水太急,我们要到东边的采石矶去渡河……刚才这首诗你记下来了吗?”

        韩巧儿脆生生地应道:“记下来了,天门中断楚江开……”

        等孙女背了诗,韩承绪又说道:“说到采石矶,李太白就是在此地仙逝的。”

        “祖父上次不是还说李太白是饮酒过度,醉死在宣城吗?”

        “那是一种说法,这是另一种说法。”韩承绪道:“说是李太白在江上饮酒,醉后,跳入水中捉月,不幸溺亡,所谓‘醉酒捉月,骑鲸升天’。”

        “祖父,我更喜欢这个说法,这样死掉更像我想象中的李太白。”

        “还有几首关于采石矶的诗……”

        刘金锁回过头,打断道:“我说老书呆,你都这么大年纪了,一路上说个没完没了,不累吗?”

        “小老儿自是也会口干舌燥,但想着能多教给娃儿一点就多教一点。”

        “哈,小女娃儿懂这些有啥用?”

        韩承绪苦笑道:“这世道乱喽,先贤所学还得有人一代代传下去嘛。”

        “那是你的金国亡了。”刘金锁鄙夷道,“我们大宋世道可不乱,读书人多得满地走。”

        韩承绪赔笑了几声,却继续教韩巧儿背诗。

        小丫头记忆极佳,只念了一遍就能把内容背下。

        完成了这个小小的学习任务,她随即转头看向李瑕,叽哩咕噜地说起来,用的却是蒙语。

        李瑕吃力地用蒙语与她应答,但还说得非常不流畅。

        偶尔,韩巧儿会批评他一两句。

        “李哥哥,你又说错了,说这个词的时候不能送气,要这样闭气。”

        韩承绪道:“巧儿你自己说得也磕磕绊绊……”

        这一行人就是聂仲由所带领的去往开封的队伍。

        队伍一共有三十二人,扮成商队,带了六辆马车拉着货物,每辆车两匹马。

        货物由马车载,人却只能靠步行,从临安府走到当涂县花了整整六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