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 ——简玉珩番外-第12/13页



    我笑问时雨,想要试试经营哪一方面,她思索再三说想要去墨业看看。

    “墨这一行规矩多,工序也复杂,恐怕得多花上点时间。”我抽了个空,带着她到歙县走了走,“不过像你这般有学问的姑娘,喜欢墨香也是情有可原。”

    “也不算是单纯喜欢墨香,”时雨拿起一块描着“金不换”的墨条,眸子里倒映着些,我看不清辩不明的情绪,“只是之前走了太多地方,见多了人心凉薄,想寻一个细致的活,感受感受时间和生活。”

    才多大的孩子,怎么说出这样的话。

    我微微皱了皱眉:“你还年轻,还可以尝试很多东西。”

    “那是当然!”她忽然抬眼,冲着我露出了一个明媚的笑来,“凡事一样一样地尝试,即便不可勉强,也不必将就,我总不会委屈了自己。”

    兆神末年,一场生死血色,竟教我亲眼在自家宅院见到。

    紧接着又历钟离之变,这天下终于尘埃落定,幸我赌对。

    很快,来年的四月初一,明摄政王杨劭于金陵称帝,改国号为明,改年号弘治,即为弘治元年。

    山河太平,从龙有功,简家在大明商贾间一时风光无两。

    淮南的宅院曾诞育皇嗣,不便再住,索性我携文华和儿女们同赴金陵。

    八月长兄家的二儿子,欲求时雨为妻,兄长旁侧敲击地问了我的意思,我却想起了去年皇后,在简宅生产时所见之景。

    时值年初,时雨来简宅同我及文华拜贺新年,宅院本因皇后生子层层封锁,不料时雨却被放了进来,还同张尚书的气氛很是微妙,对话中,隐见千丝万缕的爱恨……

    再联系到,皇后将时雨交托给我时,特地嘱咐了让她离了淮南到别处去,我心底已有了猜测。

    只是既然那层窗户纸不该捅,那么我便也该视而不见。

    保险起见,我当即便否了此桩婚事。

    天下旁人谁娶赵姑娘都未尝不可,却唯独不该是我简家儿郎。

    文华明知我心里考量,但还是笑了我几句棒打鸳鸯,说若张尚书同时雨还有情,那么去年时雨去简府拜年时,定然就将她留下了,要我给时雨好好另寻一桩婚事,我只道顺其自然,命中注定的人,总不会轻易错过。

    后来时雨,同隔壁另一商行的少东家成了亲,我同文华两人封了两人份的贺礼送去,回头路上,文华还用力地敲了我一下肩头:“你瞧,这回肥水流了外人田罢?”

    毕竟仍从着张尚书做生意,若哪天问起,果真流了自家田才是尴尬。

    我知夫人只是开玩笑,故笑而不语。

    夜间红烛曳曳,只不过添香的不是红袖佳人,而是我自己。

    文华托着下颌,瞧着那明燃着的晃动火焰,轻轻笑道:“如今盛世太平,一派祥和,许多事都大有可为,你怎么打算?”

    烛火既燃,我顺手将香碾灭,偏过头,望着光华掩映下,依旧如美玉般明润摇曳的夫人,连呼吸都轻了几分:“如今新君即位,万象更新,税制连同盐制等,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更改…我听张大人的意思,是想让我们经营盐业。”

    “盐业?”文华吃了一惊,“下放盐权这可是头一次,若是哪里出了差错,那可就是杀头的大罪!”

    “既是张大人同我提的,定然是上面的意思,”我对着文华眨了眨眼,“如今天下安定,政律完善,又有张尚书在后,何必太过忧心。”

    “挣扎于夹缝,行险于战火,大成于盛世,”文华轻叹道,“良贾何负闳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