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所谓慈善-第2/3页



  这两年赶上大萧条,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的,开工都有些不足,因为外部的订单大幅度缩水,这两年也是在咬牙坚持着。

  当他们听到消息,说是元晟一直都在从外面购买布匹,他们哪里还坐的住,元晟可是有钱人,他们根本就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随着河湾地这里名声大噪,各大商队来往不绝,布匹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销量越来越大,元晟的采购力度也是不停的扩大。

  从张氏兄弟那里采购布匹,不但非常的方便,价格也合适,而且还能解决村里的就业问题,这么好的事情,王卫军自然全力支持的。

  元晟也是顺水推舟,同意了从张氏兄弟那里采购布匹,这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是对整个村里都有好处的事情!

  张氏兄弟做事还算厚道,他们棉纺厂里的人,从门卫到工人,绝大多数都是用的村里人。

  王家庄的那些留守妇女,大多数都在棉纺厂里上班,只不过这两年棉纺厂效益不好,开工不足,所以很多人才一边在那里上班,一边打零工!

  还有一些人,是一边上班,一边照顾着自己家里的地,种点粮食用来补贴家用。

  自从元晟回到村里之后,王家庄人的收入,最起码提升了一些,他再怎么不喜欢跟村里人来往,那也是他自己的事情,能够帮村里人一把的话,他肯定不会犹豫。

  从承包土地到收购粮食,这不但是在帮助孟莹跟王卫军,同样也是在帮助村里人实现增收。

  除了王家庄之外,周围几个村的人,同样也跟着沾了一点光,最起码农机站跟面粉厂,这两年就不声不响的,从元晟这里赚了一大笔钱!

  乡村振兴确实没那么容易,可作为一个农家子弟,元晟也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出一份力!

  这次卖马跟卖蓝羚羊的钱,元晟已经跟李小娟商量过了,会再次拿出一大笔钱来,捐献给镇中学。

  王卫军刚刚上任,元晟就要再次送他一份大礼,这也是为了他元某人自己考虑的!

  彩蝶今后肯定是要上中学的,到时候省的往外跑,把自己镇上的中学重新打造一番,到时候直接让彩蝶在镇上读书。

  虽然只是一个初中,可元晟依然要让彩蝶接受最好的教育资源,不就是钱吗,他就是要用钱去砸!

  不但要把基础设施搞好,这些硬件条件解决之后,元晟还要继续投钱,设立一个基金,用实打实的高待遇来补贴那些教职工人员。

  就跟小学一样,元晟要用钱,硬生生的砸,也要办起来,让自己的老家也能拥有最好的教育条件。

  建设自己的家乡,元晟同样不会含糊,他又不是一个喜欢炫富享受的人,手里有了钱,就要给自己的家乡做一点实事!

  两所学校所花费的费用,相对于元晟卖马卖玉石的所得来说,那根本就不叫事儿,他的财富依然在快速增加着。

  现如今,元晟的手里,依然还有很多的玉石,以及大批的西域良马,只要他肯出手,那又是一大笔的收入。

  而且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元晟赚钱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他手里的钱也只会越来越多。

  国内的骑乘马市场,实在是太大了一些,未来几十年之内,都足够元晟来大口吃肉的。

  还有那越来越火爆,但缺口却越来越大的玉石市场,同样可以让元晟赚个盆满钵满。

  手里不会再缺钱的元晟,与其让那些钱都躺在银行里,还不如拿一部分出来资助学校。

  这样做,不但是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

  虽然元晟也不是什么善茬,对待社会上的那些问题,他以前也是表现的非常冷漠。

  可现在手里有了钱,自己不用再为了那么几块钱,去东奔西跑的到处瞎折腾。

  马场这边的生活,能这么安安稳稳,平平静静的,这是自己的家乡与国家给自己创造的。

  既然有这个能力,元晟自然会稍微改变一下,给自己的家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现在的社会上,很多都人有了钱之后,为了刷存在感,大张旗鼓的去搞慈善。

  可在元晟的眼中,那些人完全就是为了炒作而已,虽然他也希望这样的炒作越多越好,最起码,那些被资助的地方跟被资助的人,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